继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后,情绪监测功能又成为智能手表生产商家竞相追逐的新“卖点”。通过监测佩戴者的皮肤电导、心率变异性等生物数据,并借助复杂的算法,智能手表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醒佩戴者维持良好情绪或采取相应方式改善不良情绪。而这种现代化与看似科学化的情绪管理方式,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开来。
不可否认,智能手表的情绪监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年轻人拉满了情绪价值。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个体情绪常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得不被暂且搁置一旁,甚至被遗忘,而智能手表却能及时捕捉与记录这些被忽略的情绪。它帮助年轻人重新找回了对情绪的掌控感,成为他们疏解焦虑、调节生活节奏和状态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这阵流行的风越吹越远,人们对此功能的依赖越来越深,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我们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戴上这块智能手表,到底是给自己安上了“情绪解压阀”,还是戴上了新的“焦虑催生器”与“电子镣铐”。
“监测不准”以及其所带来的“情绪迷茫”成为诸多佩戴者的一大困惑。要知道,智能手表主要是通过分析皮肤电导、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数据,并运用智能算法来评估佩戴者的情绪,但这些生理指标不仅受到心理因素的左右,还会被外界多种与情绪表达无关的变化和刺激所影响;同时,情绪的影响因素也远超生物学的单一范畴,生活中的各类因素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这些因素往往是智能手表无法准确捕捉的。当智能手表提供的看似“科学”的数据分析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出现矛盾时,就会导致用户陷入迷茫,反而增加了用户对于自身情绪的不确定性与焦虑感。
同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情绪”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社交,本意在于给自身带来更多社会参与感和融入感。然而,当情绪成为社交货币时,个体的情绪可能会失去自主性,转而被外界的评价所驱动。而在当下社会中,“情绪稳定”无论在家庭生活、职场工作还是社会交往中都被视为一种极大的优势,而在这种外界评价体系之下,用户可能为了展示自己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而选择性地隐藏起或直接忽略掉那些社会评价体系中“不好”的情绪,从而导致自我认知的偏差。
此外,对于该功能的过度依赖,不仅会让用户产生情绪“被监控”甚至“被操纵”的不适感,更会让用户失去自我对话及真正疏解情绪的能力。要知道,智能手表对于情绪数据的监控无时无刻,一旦发现情绪异常就会立即给出提醒:“情绪欠佳,来一次呼吸训练”。这种时刻在线的监管不仅让用户产生了“情绪不容有失”的压迫感,还给其增添了“必须立即调整情绪”的紧张感。因此,手表的即时提醒虽旨在缓解情绪,但这种急切的缓解极有可能适得其反,而且仅仅是简单的呼吸训练也无法真正达到目的。要实现“疏解”,首先需要“疏通”,即给予用户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自我对话找出情绪不佳的根源,然后再通过自我调适或结合手表的辅助功能来“解除”负面情绪。
用智能手表监测情绪的流行表明了年轻人对于提升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求与深化自我认知热切渴望。然而,鲜活热烈的情感体验并非冰冷的数据所能概括的,对于数据的过度依赖只会让离我们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手表上的数据可以是参考,但绝不能成为主导。
情绪的主人始终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情绪管理需要内心的觉察与自洽。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与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与觉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学会以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郑州大学吴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