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走向尾声,世界仍面临着新的变局与乱局。
回首2024,“惊变”或许是许多人的共同感受。“惊”在于,许多变局出人意料;“变”在于,世界已经变得愈发不可预测。2024年,全球战争冲突加剧,尤其是中东地区经历了“多事之年”,地缘格局正在发生巨变。这一年,全球近一半人口经历了大选,政治格局变化为未来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在炮火与大选之外,世界仍是“熟悉”的模样:气候危机仍在加剧,世界期待更有力的气候行动;全球经济虽有回暖,但整体仍显低迷;科技发展还在加速,为人类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或将更加动荡的2025年,或许只有全球携手,才能寻找到新的希望。
战火愈演愈烈
回首2024,全球战火不仅未歇,反而愈加凶猛。不管是进入第三年的俄乌冲突、持续一年有余的加沙战争,还是中东地区乱局、非洲冲突内战、恐怖主义肆虐,全球地缘政治进入了持续动荡期。国际非营利组织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库项目(ACLED)统计指出,2024年全球大约八分之一的人口曾面临冲突。
有着“火药桶”之称的中东地区,经历了“多事之年”。
在加沙地带,以色列从2023年10月起开始轰炸当地,以报复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并带走数百名人质。两年多的时间内,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超过4.5万人死亡,加沙从北至南瓦砾遍地、损毁严重,哈马斯已经几无还手之力。今年以来,在国际社会的调和下,以色列和哈马斯几度称接近达成停火协议,但都无果而终。
与此同时,加沙战争的外溢效应逐渐显现。
在黎以边境地区,黎巴嫩真主党从去年10月开始就持续和以军交火,以示对哈马斯的支持。直至今年9月,黎巴嫩国内成千上万部传呼机突然同时爆炸,黎以局势骤然升温。10月1日,以军对黎巴嫩发起地面进攻。据以军透露,本轮冲突中共有3800名真主党武装人员被以军打死,包括真主党前领导人纳斯鲁拉。11月26日,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达成了停火协议。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5日,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发起新一轮袭击。图/视觉中国
在两场冲突的间隙,以色列和伊朗几度由“代理人战争”升级为直接冲突,引发外界对于中东爆发新一次地区大战的担忧。
第一轮冲突发生在4月份。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造成包括伊朗军方人员和叙利亚平民在内的十余人死亡。4月13日晚,伊朗发起报复行动,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数百架无人机及导弹。4月19日,以色列再次以小规模行动作出回击。
10月1日晚,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弹道导弹,称这是对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尼尔福鲁尚遇难的报复。作为回应,以色列于10月26日凌晨对伊朗多地发动袭击。外界认为,以色列此次对伊朗的打击造成的损失有限。
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格局中,有一支以反美反以为核心的伊斯兰革命力量“抵抗之弧”,它以伊朗为核心,包括叙利亚阿拉维派政权、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等成员。然而,随着以色列不断扩大其军事行动,“抵抗之弧”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困境。
12月8日,叙利亚一夜之间变天,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阿拉维派政权被推翻,巴沙尔遁逃俄罗斯,反对派武装“沙姆解放组织”夺取大马士革,并组建了过渡政府。目前,叙利亚过渡政府正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触,而多国已经显露态度,表达出与“沙姆解放组织”接触的意愿。
作为连接黎巴嫩、伊拉克的“抵抗之弧”关键成员,阿萨德政权的倒台让“抵抗之弧”遭遇重创。以色列也趁机打击叙利亚,摧毁了叙多处军事设施。此外,12月26日,以色列对也门境内实施空袭,以军称目标为也门胡塞武装用于军事活动的基础设施,包括萨那国际机场及其周边的发电站和也门西海岸的荷台达等地多处设施。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多次在红海袭击他们认为支持以色列的国际船只,称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同时,胡塞武装和伊拉克民兵武装还多次发动针对以色列的无人机袭击。随着以色列将重点转向也门胡塞武装,分析认为伊拉克或许会是下一个被以色列拖入这场地区冲突的国家,而中东的乱局短期内也无法结束。
在中东之外,即将进入第四年的俄乌冲突仍然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12月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声,谴责俄罗斯在圣诞节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称这是“不人道的”。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在俄电视节目中称,俄罗斯需要在新年假期等节假日仍保持“战斗情绪”。
俄罗斯在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此后双方持续交战,各有伤亡。今年以来,多方报道显示俄乌双方都面临着兵力、资源短缺的困境,双方也都曾作出希望结束这场冲突的表态。但迄今为止,外界并未看到积极的信号,而朝鲜的卷入也让局势更为复杂。不过,随着曾放言“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当选,外界认为明年的俄乌战场或出现新的变数。
另一个被世界遗忘的“战场”在非洲。
在非洲大陆上,几乎一半的国家都面临着冲突、内战的危机。其中,位于非洲之角的苏丹,该国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已持续一年半。这场冲突造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危机,该国社会治理及服务体系也濒临崩溃。央视新闻指出,这场冲突让苏丹大约1900万青少年处于失学状态。
在萨赫勒地区,政治不稳定和暴力事件不断加剧,布基纳法索、几内亚、马里和尼日尔的政治过渡进程也充满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非洲的伊斯兰激进军事组织暴力活动正在加剧,尤其是萨赫勒地区,极端恐怖活动愈发猖獗。据非洲中心统计,2024年萨赫勒地区有超过1.1万人死于暴力事件。在非洲大湖地区,刚果(金)东部地区安全局势恶化,该国和卢旺达的和谈也未能如期举行。
冲突四起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平民伤亡。ACLED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平均每个月大约有5500人因为暴力冲突死亡,高于2023年的5300人和2020年的3100人。
重塑地缘政治
2024年被称为“超级大选年”,全球范围内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关键大选,涉及全球近一半人口。在这些大选中,有的结果出乎外界意料,有的则完全在意料之中,但不管如何,这些大选都在重塑全球地缘政治版图,而全球政治分化、极化的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今年最受关注的一场大选莫过于美国总统选举。这场选举最初被视为两位老对手——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的再对决,但拜登在党内压力下于7月份宣布退选,他的副手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本届大选的另一个意外是,特朗普在7月份的一场竞选活动中遭遇未遂刺杀,一只耳朵受伤。此后,他还多次遭遇未遂刺杀尝试。外界认为这反映出美国不断加剧的政治暴力。此外,围绕特朗普的多起刑事案件,也让他的竞选充满争议。今年5月,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被判定有罪,由此他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刑事定罪的前总统。
但最终,在11月5日的总统选举中,特朗普以压倒性优势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非连续任期的总统。与此同时,他所在的共和党同时赢得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掌控权,再加上最高法院中保守派的优势地位,外界认为世界即将迎来一个更加保守化的美国。
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7届总统。届时,不管是他对内的移民政策,还是对外的关税大棒,都将给世界带来新一波的冲击。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图/ICphoto
大选过后,仍是“熟人”的,还有俄罗斯和印度。
俄罗斯于今年3月15日至17日举行了总统选举,现任总统普京毫无意外赢得连任,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普京的得票率高达87.28%,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俄联邦共产党候选人哈里托诺夫——他的得票率为4.31%。根据俄罗斯新宪法,普京本届总统任期将持续至2030年。
这场大选是俄罗斯首次举行的战时选举。普京在赢得连任后表示,他新任期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加强俄罗斯的防御能力和武装力量。在12月19日的年终记者会上,普京再次表示,俄方正在逐步实现此前设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对于国际社会的停火尝试,普京表示,俄罗斯不需要停火,需要的是真正的和平。目前,俄方透露将于2025年启动与乌克兰的谈判进程。但2025年能否真的实现停火,外界仍不看好。
在印度,该国于4月19日至6月1日分七个阶段举行了人民院选举,现任总理莫迪成功赢得连任,他也是印度历史上继开国总理尼赫鲁之后,首位连任三届的印度总理。
但莫迪的“大考”成绩却并不如特朗普和普京,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虽然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并未取得议会过半席位,由此不得不和其他党派联合组阁。外界分析认为,由于失去了在议会的优势席位,莫迪未来的执政地位或大不如前。
除了这些老面孔外,一些国家大选过后迎来了新面孔。
英国于今年7月4日举行了议会选举,如外界所料,工党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时隔14年重返执政党地位,该党党首斯塔默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另外一边,已连续执政14年的保守党创下了自该党创立以来的最大选举失利。
从新冠疫情开始,保守党内不断的丑闻和危机,保守党的没落早有伏笔。但工党虽然赢得大选,面临的挑战却非常艰巨。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英国经济在第三季度环比增速从此前预估的0.1%下调至零,新上任的斯塔默政府压力重重。数据显示,斯塔默的支持率也在持续下降。
日本政坛今年也发生巨变。今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辞职。随后,石破茂在日本自民党党内选举中获胜,成功当选日本新一任首相。当选之后,石破茂解散议会,提前举行选举。然而,在10月27日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所获席位创15年来新低,该党“一党独大”的格局被打破,石破茂被迫领导一个“少数派”政府。
外界认为,自民党内的“黑金”丑闻,是导致该党支持率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而石破茂执政基础不稳,在众议院内又失去了多数席位,执政前景面临巨大困难与挑战。此外,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日美关系也面临新挑战,许多日本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或许会采取更激进的关税政策,同时继续要求日本增加防卫费。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7日,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在与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的决选中获胜,赢得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图/视觉中国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区域是欧洲。今年6月,欧洲举行议会选举,虽然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勉强保住了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团地位,但处于极右翼党团席位占比出现大幅增长。外界认为,欧洲“右转”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除此之外,欧盟“两驾马车”德法都面临着传统政党式微、左右翼势力扩大的变局。在法国,总统马克龙为阻击极右翼势力扩大,于6月底7月初举行了议会选举。但他领导的中间派政党复兴党屈居第二,左翼政党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联盟,极右翼势力位居第三。此后,法国政府频繁更替。12月13日,马克龙任命了今年的第四位总理。但分析认为,新一届法国政府或许也难持久。
在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在东部三州的选举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而总理朔尔茨在12月16日的德国联邦议院信任投票中未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德国政治未来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根据此前安排,新一届德国联邦议院选举预计将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届时社民党能否保持执政地位仍是未知数。
“突变”也是许多国家政局变动的一大特征。在中东地区,今年5月,时任伊朗总统莱西乘坐的直升机坠毁,包括莱西、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遇难。7月5日,伊朗选出新总统佩泽希齐扬。12月8日,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倒台,目前该国由“沙姆解放组织”领导着一个过渡政府。
在亚洲地区,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于今年1月赢得第五个总理任期。然而半年后,随着孟加拉国爆发全国性反政府抗议,哈西娜于8月5日被迫辞职并离开孟加拉国,结束了她长达15年的统治。在泰国,时任泰国总理赛塔于8月14日被宪法法院解职。随后,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女儿、37岁的佩通坦赢得议会投票,成为泰国最年轻的总理。
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紧急戒严事件”引发的动荡仍在持续。12月14日,尹锡悦遭韩国国会弹劾。12月27日,韩国宪法法院开始审理尹锡悦弹劾案。同一天,韩国代总统、总理韩德洙被韩国国会弹劾。随后,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将代行韩国总统一职。外界认为,韩国或将于明年初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
韩国总统尹锡悦和妻子金建希。图源:ICphoto
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声音正在加大。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举行,“大金砖合作”开局起步。一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同阿拉伯国家启动构建“五大合作格局”、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和中国支持全球发展八项行动,为推动全球南方团结自强持续作出中国贡献。
今年,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2024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加到10个。此外,自2025年1月1日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9个国家将成为金砖伙伴国。金砖国家“朋友圈”越扩越大、“大金砖合作”不断深化,标志着金砖精神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上升,也标志着推动全球化纵深发展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愿望。
希望挑战并存
在战火与变局之外,2024年的世界和往年并无太多不同。许多全球性的危机仍在持续,但人类未来的希望也不曾破灭。
然而,岁末之际,两场空难震惊了世界。12月25日,一架从阿塞拜疆巴库飞往俄罗斯格罗兹尼的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近郊坠毁,目前已有38人确认丧生。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称,空难原因是飞机“因遭受来自地面的攻击而受损”。俄罗斯总统普京对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客机在俄罗斯空域发生的“悲剧性事件”表示歉意。目前,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相关部门在事故现场配合展开客机失事调查。
12月29日上午,一架从泰国素万那普机场起飞的韩国济州航空客机在全罗南道务安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机上载有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目前事故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初步调查显示,飞机疑似在降落时发生“鸟撞”,导致起落架未能打开,事故客机的2个黑匣子已经找到。
对于这两起灾难性事件,世界正在等待更多的答案。
这一年,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但增速疲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按历史标准来看,全球经济前景仍显低迷。2024至2025年,近60%的经济体(占全球人口的80%以上)的增长率将低于2010年代的平均水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碎片化、长期高利率以及气候相关灾害等是导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主要原因。
这一年,气候危机及自然灾害仍在冲击着人类,给人类带来新的警醒。2024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日本能登半岛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高达到7.5级。地震引发海啸预警,有报道称海啸高达5米。此次地震造成至少462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多地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在南美洲国家巴西,今年1月该国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州就发生了暴雨灾害,导致数十人死亡。此后,暴雨灾害持续。5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持续的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上百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除巴西外,阿富汗、美国、欧洲、非洲今年也遭遇了洪涝灾害,造成极大伤亡。
今年,高温引发的死亡引发关注。6月,沙特政府发布消息称,在2024年朝觐活动中,有超过1300人在该国因极端高温死亡,其中超过一半是埃及人。
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此前表示2024年将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极端高温正在成为“看不见的杀手”——世界卫生组织今年8月份曾表示,200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因为高温死亡的人数大约为48.9万。其中,欧洲正在成为全球气温上升最快的地区,极端高温导致该地区每年超过17万人死亡。
大西洋飓风也给周边国家造成了极大影响。9月底,飓风海伦妮在美国登陆,给美国西南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2024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二个主要飓风。据统计,此次飓风在美国导致至少234人死亡,造成损失高达1135亿美元。
气候危机已变得越来越紧迫,然而,在11月的阿塞拜疆巴库COP29(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缔约方达成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发展中国家原本期待发达国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但最终达成的数字仅为3000亿美元。目前,世界期待在明年11月的巴西COP30上,国际社会能有更多的作为。
除气候危机外,猴痘疫情危机也引发全球警醒。今年8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第二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次是在2022年5月。其中,非洲地区的猴痘疫情尤为严重。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2日,20个非洲国家共报告了1.4万例猴痘确诊病例,包括60例死亡病例。
危机之外,科技也在持续不断地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与挑战。
此外,中国嫦娥六号经历53天的太空之旅,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填补了人类对月背地质的认识空白。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乘组以9小时时长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多国航天事业也迈出新步伐:美国“星舰”首次验证“筷子夹火箭”回收技术,日本H3火箭、欧洲阿丽亚娜6型火箭分别首次成功发射。
在太空领域,日本于今年1月20日确认,该国登月探测器SLIM已在月球表面着陆,这使得日本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之后全球第五个登月的国家。目前,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动载人登月计划。
2024年还被认为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一年。9月12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实施“北极星黎明”商业太空行走任务,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商业太空行走。在中国,2024年11月底,中国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成功首发,填补了中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后,也在今年取得了应用方面的突破。不管是今年年初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还是全球多地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抑或是AI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投入使用,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问题,包括伦理问题、安全问题、军事化应用等问题也引发更广泛的担忧与关注。中国推动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许多人还认为,AI成为今年诺贝尔奖的最大赢家。今年10月公布的诺贝尔奖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其中物理学奖颁给了美加两位科学家,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其中一半共同授予了英国伦敦人工智能公司谷歌DeepMind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多位科学家都表达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大会秘书长托马斯·珀尔曼发表讲话。图/视觉中国
此外,今年5月的地磁暴引发全球讨论,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极光照片;盛夏时节的奥运会再次将全球体育爱好者的目光聚焦在了巴黎,这是巴黎时隔百年再次举办奥运会;9月,联合国未来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未来契约》,呼吁全球合作,积极应对当前挑战,造福当代人及子孙后代。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2月30日发表了新年贺词,他说,希望2025年成为新的开端,“没人能保证2025年将会发生什么。但我承诺,将会坚定地与那些为了缔造更加和平、平等、稳定且健康的未来而奋斗的人们并肩同行。齐心协力,我们可以让2025成为一个新的开端:不是作为一个分裂的世界,而是作为联合起来的国家。”
新京报记者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