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中国资本市场也展现出强劲复苏的势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9月24日一揽子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不仅释放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也为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A股开启了一波久违的牛市行情,点燃投资者热情。
岁末年初,羊城晚报资本观潮工作室推出《A股市场年终盘点》系列报道,对话资本市场多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对2024年A股整体行情进行梳理,并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年的投资机会。近日,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在主线行情和大类资产上均衡配置,同时适配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以长期配置优质资产的心态应对2025年市场的变化。
2024年,A股市场呈现出诸多特点,其关键词可总结为“政策”“科技创新”“降息”。今年以来,政策面持续发力,尤其在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一系列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资本市场政策,成为A股转折的重要关键点。两市成交量快速提升,促进非银金融、银行业走强,进而带动政策面支撑的行业乃至整个市场的增量资金进入,推动各指数整体走强。
在“科技创新”方面,其给今年的题材走势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及机器人技术等题材,令科技板块在全年时有亮眼表现,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资金的宠儿。这些题材下多个细分龙头个股创出阶段性新高,走出强势行情,尽管后期伴随高估值回归出现严重分化,但依旧是今年权益市场的高热度话题。
2024年国内央行进行了3次降息,通过调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实现,为市场带来多次转折点。与此同时,外资力量整体呈现阶段性流入和流出的交替,北向资金今年成为对市场情绪影响的重要因子。
2024年的A股整体受到个别领涨行业的推动,其中政策面支撑这一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在政策面支撑效应凸显的行业和题材往往有着优异的表现;另一方面,在降息周期下,一些领涨行业本身不仅具备低估值,还具备较高的分红率,吸引了增量资金进入,这也是基于当下政策面和经济面相辅相成而走出行情。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4年A股市场提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资本市场改革以增强内在稳定性,全面深化投融资改革,加快建设。9月末,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重组题材年内活跃成为亮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都是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和积累积极因素,吸引长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入市配置为目的的政策面支撑。这些不仅是2024年主旋律,也在为明年资本市场稳定,夯实基本面带来政策执行空间。
展望2025年,A股市场关键词为“政策”“科技消费”“指数定价”。由于年底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提升了2025年的未来市场风险偏好。在这一宽松政策面的行情主导下,资金活跃度的提升,投资者交易围绕政策预期改善都将是影响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科技和消费领域具有政策面强支撑,自主可控主线和提振消费内需方面具有中长期的业绩确定性,有望凸显弹性。而指数定价则是伴随着ETF市场份额飞速发展,指数化投资对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是重要的底层资产。保险、年金等长线资金持续加大配置ETF力度,未来是决定市场表现,吸引增量资金的关键入口。
延续了2024年的政策面刺激,政策是否大力度突破以及政策空间是决定行情延续的重要关注点。各政策面的预期管理从而提振整体的信心而言,金融监管节奏将结合市场变化有序进行。2025年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撑下企稳,主要体现在市场对企业业绩预期有望修正。与此同时,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分位数低点,货币政策或有望持续保持宽松。在这种行情下,股息率作为重要的因子相较于当下低息环境是具备贡献价值的,因此低估值高股息板块的主线行情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宽基ETF资金来看,规模增长最大的宽基指数是低估值高股息行业权重较高的指数。结构性投资机会包括科技创新,尤其自主可控产业,以及制造成长和内需消费等具备政策强支撑的行业板块具备弹性潜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在宏观层面跟踪趋势和政策。投资者应在主线行情和大类资产上均衡配置,同时适配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以长期配置优质资产的心态应对2025年市场的变化。
文|记者莫谨榕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