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一场县级儿童福利院的转型实践

身边24小时 2024-12-31 18:19:08

康复老师胡馨月伴着音乐挥动手臂,通过训练引导,让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们理解何为指令。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跟着旋律鼓掌。

走进江苏盱眙县未成年保护中心(下称“未保中心”),一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正在进行。这里原来是盱眙县儿童福利院。一年前,60余名孤残儿童转移到淮安市社会福利院生活。这个相对封闭的院门从此“打开”,探索出一条县级未成年保护中心“开门办院”的新路。

县儿童福利院转型大势所趋

2021年“六一”前夕,民政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在2025年之前,“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原则上应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一方面,孤儿数量的持续大幅下降使儿童福利机构出现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儿童已从健康儿童转变为重病重残儿童为主,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在医疗、康复、特教等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要求。”盱眙县民政局副局长高永斌说,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儿童福利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功能定位上有着明显区别:前者主要面向孤儿和残疾儿童,重点在于“收养”,体现为长期监护;后者面向生活无着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侧重于关爱保护保障,属于临时监护。

2023年初,盱眙县未保中心揭牌成立。针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训练,是其常规项目之一。

12月25日,14名孤独症儿童在这里开展训练课程。“认知、感统训练以及基本生活技能,都是训练内容。”康复老师胡馨月说,“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语言和社交能力方面的障碍,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表现几乎都是不同的。通过系统性干预,不少孩子的病情会有所好转,一些轻度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的幼儿园和小学。”

为给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盱眙县未保中心建设了智力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复合功能的康复中心设施,把这里打造成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固定场地,每个工作日都会免费开展相关课程。

未保中心“开门办院”

“从社会福利院到未保中心,背后是我国孤儿养育理念升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力度提升的一盘大棋。”盱眙县未保中心主任严芳说,转型而来的未保中心,实际上已成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和其他困境儿童的基层阵地,“我们更注重带动民间力量,对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儿童提供帮助。”

据了解,当地利用未保中心平台,组织了县检察院、民政局、司法局、法院、教体局等多方力量,共同向这些未成年人提供陪伴、情绪疏导、情感支持等服务。

前不久,盱眙县希望小学副校长、盱眙阳光社工志愿者朱玉荣在未保中心参与了一场主题为“做情绪的主人”的心理团体活动,15名留守儿童在家人陪伴下来前来体验。朱玉荣介绍,每逢节假日,他们会向困境儿童提供谈心谈话、欢庆佳节、弘扬传统文化等多种服务,暑期还会向周边家庭提供暑期班托管。

除了服务对象更加多元,盱眙县未保中心在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开门办院”的理念。这里有一间功能室被称为“社会组织孵化室”,盱眙县欣欣社工服务中心在此已孵化一年。欣欣社工秘书长陈方园介绍,进驻县未保中心后,他们提供的服务不再局限于向困境儿童授课,而是会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陪伴困境儿童。同时,在民政等部门帮忙牵线下,他们对接到了更多的服务资源,为孩子们提供科普基地参观、果园体验采摘等机会。

未保站实现街镇全覆盖

以县未保中心画圆,盱眙还尝试将服务延伸至城乡神经末梢。高永斌介绍,只有一个未保中心很难覆盖全域,当地积极加快镇街级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建设,以此织密保护网。

为此,古桑街道古桑社区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未保站,建设儿童舞蹈室、书法室、图书室等。在穆店镇,一名5岁儿童遭到家暴跑到未保站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其洗澡、换衣服、吃饭,安抚情绪,随后将他送到县未保中心临时庇护。目前,盱眙县13个街道乡镇均已建成未保站。

此外,盱眙县连续6年把巩固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站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利用已经全覆盖的县、乡、村三级儿童福利工作阵地,构建三级联动、各有侧重、定位清晰、有机协同的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在盱眙县未保中心,还有一项创新成果正在孕育。记者从盱眙县数据局了解到,该县未保中心即将建成“线上儿童关爱平台”,接入全县13个未保站的数据,随机点开一名困境儿童的信息资料,该儿童的困境现状、走访情况、救助资金等一目了然。

“在线上儿童关爱平台,检察院、法院、妇联等部门的协同信息一应俱全,未来服务派单将更加便捷。过去的儿童福利院已成为盱眙县‘线上’‘线下’开展未成年保护的重要阵地。”盱眙县政协副主席、民政局局长王静说。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