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宁和师姐陈永妍结婚,婚后5年,两人一直没有孩子,一天,他们去医院检查,陈永妍调侃李宁道:“原来你不行呀。”李宁听后心里很是难过:“是呀,原来是我不行,可我是获得过14个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我不行谁行?”
1993年,李宁和师姐陈永妍结束了多年的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
可生活总是爱开玩笑。婚后五年,这对恩爱的夫妻一直没有孩子。
李宁和陈永妍从小在广西体操队训练,一起度过了最艰苦的时光。
他们一个是顽皮的“小猴子”,一个是刻苦的“好学生”。正是陈永妍的认真和坚持,让年轻的李宁感受到了体操训练的意义。
少年时期的李宁成绩出色,但家境并不富裕。有一次,他因运动鞋开胶抱怨“质量太差”,陈永妍便悄悄为他手工缝制了一双帆布鞋。
这一举动让李宁深受感动,二人的感情也悄然升温。后来,他们双双入选国家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
1982年的亚运会上,两人分别获得男女全能冠军,被称为“金童玉女”。这对体操情侣不仅在赛场上相互扶持,也在生活中相依为命。
然而,体操赛场并非永远风光。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李宁因伤病发挥失常,接连失误,不仅未能夺牌,还遭遇舆论的重重打击。
有人甚至寄来刀片和恐吓信,指责他“丢了中国的脸”。面对这样的压力,李宁一度陷入低谷。而就在这时,陈永妍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她默默安慰丈夫,用实际行动支持他重新振作。这份深情,也让李宁更加坚定了两人一起走下去的决心。
退役后的李宁,并没有选择走传统的体操教练或深造之路,而是毅然进入商业领域。
他创立了“李宁”品牌,希望打造出让国人骄傲的高质量运动装备。创业初期,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陈永妍为了支持李宁,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公司。与此同时,她辞去在美国的体操学校职务,回到国内,全身心投入家庭和事业。
李宁的品牌逐渐打响,但他们的个人生活却因为迟迟未能迎来新生命而蒙上了阴影。
1999年的一天,陈永妍提议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对于一向在事业上“无所不能”的李宁来说,这个建议带着几分无奈。
他们来到北京一家医院,医生认真分析后告诉他们,问题主要出在李宁身上,他的生育指标略低于正常值。
当陈永妍听到结果时,为了缓解气氛,她半开玩笑地说:“原来你不行呀。”
李宁听后苦笑着回应:“是呀,原来是我不行,可我是获得过14个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我不行谁行?”这句带着酸楚的话,让诊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医生宽慰道,问题并不严重,更多是心理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放松心情、调整状态,就会有希望。两人握着彼此的手,决定一同努力。
李宁开始严格调整作息,戒掉应酬中的烟酒,定期服用中药调理身体。陈永妍则全力配合,放下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
他们一起散步、旅行,试图让生活回归平静。或许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他们最终迎来了奇迹。
2000年,陈永妍成功怀孕,夫妻二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几个月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男孩出生。
为了纪念这段艰难又幸福的求子经历,他们给儿子取名“李小宁”,寓意着对家庭和未来的美好期许。
几年后,43岁的陈永妍又一次怀孕。这一次,医生警告她高龄产妇的风险,但她毅然坚持。2006年,女儿李小妍的出生让这个家庭更加完整。
从青梅竹马到风雨同舟,这对夫妻始终携手并肩。在创业的压力、家庭的困境中,陈永妍始终用实际行动支持李宁。
而李宁则在打拼事业的同时,将“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品牌口号变成了生活信条。
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事业与家庭并进,成为外界眼中的“模范夫妻”。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意义: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努力和坚持总会带来希望。
这段关于婚姻、家庭与奋斗的故事,就像一场长跑。每一步都有艰辛,但最终的结果却温暖动人。
哲子
没有看懂,可能是我们智商出问题了。在记忆中,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就是李宁有外遇,在这里怎么就模范夫妻了?
阿道尔夫
李宁,郎平,张海迪,当时80年代年轻人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需要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用户72xxx61 回复 01-07 00:01
李宁不接地气,我们在桂林站贵宾时门口遇到李宁,喊他(李宁)加油,他看都不看你一眼。
安安 回复 用户72xxx61 01-24 23:47
不搭理你就是不接地气??
十五的月光
是科技进步了,人工受孕?还是中医调理身体好了?这是广告软文?
找一个字代替
大小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