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多位科学家和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财富。
一生心血倾洒科研,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从基础理论突破到关键技术攻坚,从民生福祉改善到国防力量增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丰碑。
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科研成果惠泽后世,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勇攀高峰。
他们的名字,将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其贡献也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发展的壮丽篇章里,永志不忘!
[整理/观察者网陶立烽、张译心,制图/吴辰晨]
物理领域: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2024年5月9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力学家,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固体力学和非线性力学的研究
白以龙在爆炸、固体变形损伤与灾变的非线性力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提出了热塑剪切带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白判据”;他创建了损伤与失效的统计细观力学理论,在材料动态行为方面作出了引领性贡献;他提出了演化诱导灾变的新思想,为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中骐(1940年3月—2024年5月28日)
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马中骐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马中骐长期在高能所工作,始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先后三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王淦昌物理奖等多个奖项。
宋家树(1932年3月21日—2024年6月3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宋家树长期致力于特种材料研究,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创性研究,解决了关键技术及制造工艺问题,参与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李政道曾和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并获验证,成为首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李政道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和突破。李政道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并为通过建言开设中科大少年班、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等各种方式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周光召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和核应用理论研究,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周光召1961年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周光召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叶铭汉(1925年4月2日—2024年10月4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前所长
叶铭汉是中国低能加速器、低能核物理实验、粒子探测技术和高能物理实验的开拓者之一,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BES)”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叶铭汉曾于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的研制,并负责其运行和改进,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叶铭汉此后率先研制和发展了多种粒子探测器,为我国开展第一批核物理实验、建设多丝正比室、漂移室等高能物理实验室做出了重要贡献。叶铭汉1982年起主持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建造,1988年建成。叶铭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奖项。
张效信(1962年9月—2024年12月15日)
空间物理学家和空间天气学家,助力推动中国空间天气走向国际舞台
张效信长期从事空间天气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方面的研究,以及天地一体化空间天气探测和预报技术研究,围绕太阳风与近地空间的相互作用、近地空间环境对卫星和探测器的影响,空间天气物理和预报模式,以及风云卫星空间天气载荷和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空间天气)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