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吃3白,一年病不来”,4月4日清明节,3白指啥?咋吃营养?

秀秀厨娘 2025-04-03 04:22:11

清明时节,春意渐浓。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踏青赏春、顺应时节养生的关键节点。此时万物复苏,气候转暖,人体也需顺应自然,调整饮食以疏肝健脾、祛湿防病。民间素有“清明吃3白,一年病不来”的俗语,这“3白”既顺应春季养生的需求,又暗含古人“以白养肺”的智慧。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清明3白”的神秘面纱,并解锁它们的营养吃法!

一、白蒿(茵陈):清肝利湿的“春之鲜”

白蒿,又名茵陈,是春季独有的野菜,自古被誉为“护肝草”。《本草纲目》记载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因其富含挥发油、绿原酸等成分,能清热利湿、疏肝护胆。清明前后,白蒿鲜嫩清香,正是食用的黄金期。

推荐食谱:蒸白蒿

食材:白蒿300克、玉米面50克、面粉50克、蒜末、生抽、香醋、香油少许。

具体步骤:

1. 白蒿摘去老茎,洗净沥干水分;

2. 将玉米面与面粉混合,均匀撒在白蒿上,轻轻抓拌至每片叶子裹上一层薄粉;

3. 蒸锅水烧开后,铺上笼布,放入白蒿,大火蒸5分钟;

4. 出锅后趁热抖散,搭配蒜末、生抽、香醋、香油调成的料汁拌匀即可。

点评:蒸制能最大限度保留白蒿的清香与营养,玉米面增加粗纤维,搭配蒜醋汁开胃解腻。这道菜口感软糯中带嚼劲,是春季养肝祛湿的佳品。

二、口蘑:高蛋白低脂的“天然鲜味剂”

口蘑,又称白蘑菇,因菌盖洁白如玉而得名。其富含蛋白质、硒元素及多种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含量高,自带鲜甜风味。清明时节多吃口蘑,既能增强免疫力,又能促进消化,符合春季“减酸增甘”的饮食原则。

推荐食谱:肉末炒口蘑

食材:口蘑200克、猪瘦肉末100克、青红椒各半个、葱姜蒜适量、生抽1勺、蚝油半勺、盐少许。

步骤如下:

1. 口蘑切片,青红椒切丁,葱姜蒜切末;

2. 热锅冷油,下肉末煸炒至变色,加入葱姜蒜爆香;

3. 放入口蘑翻炒至出水,加生抽、蚝油调味;

4. 最后加入青红椒丁,大火收汁,撒盐翻匀即可。

点评:肉末的油脂激发了口蘑的鲜香,青红椒增添色彩与维生素。这道菜口感滑嫩,鲜味浓郁,堪称“下饭神器”,尤其适合春季食欲不振时食用。

三、百合:润肺安神的“百搭清补品”

百合,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因其鳞茎洁白肥厚、瓣瓣紧抱,象征“百年好合”。它富含黏液蛋白、多糖及多种生物碱,能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清明前后气候干燥,易引发肺热咳嗽,百合正是润燥的食疗佳品。

推荐食谱:芹菜百合炒虾仁

食材:鲜百合100克、虾仁150克、芹菜1根、胡萝卜半根、木耳5朵、盐、胡椒粉、淀粉少许。

详细步骤:

1. 虾仁用盐、胡椒粉、淀粉腌制10分钟;

2. 木耳泡发撕小朵,芹菜、胡萝卜切菱形片,百合掰成瓣焯水30秒;

3. 热锅倒油,先将虾仁滑炒至变色盛出;

4. 爆香蒜片,依次下胡萝卜、木耳、芹菜翻炒至断生,加入百合和虾仁,调入盐炒匀即可。

点评:这道菜色彩缤纷,口感层次丰富。百合清甜,虾仁鲜嫩,搭配木耳和蔬菜,低脂高纤维,既润肺又护心,尤其适合春季养生。

“清明3白”不仅是传统饮食智慧的结晶,更暗含现代营养学的科学依据。白蒿疏肝、口蘑增免疫、百合润肺,三者搭配,恰好应对春季肝火旺、湿气重、肺燥生的健康隐患。无论是蒸、炒还是快烹,这些食谱都力求在保留营养的同时激发食材本味。清明时节,再忙也别忘了为家人准备一道“3白”美食,让传统滋味与健康养生相伴,开启一整年的活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0 阅读:25
秀秀厨娘

秀秀厨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