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些人对海瑞的误解,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把海瑞描述为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明朝那些事儿》里把海瑞说成是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然而,海瑞在应天巡抚上干了七个月,干出了哪些成绩呢? 整顿驿站,严查违规出借驿站凭证的腐败行为,节省地方政府开支,减少百姓摊派的赋役; 澄清吏治、完成江浙水灾救治工作,组织民众修理吴淞江、白茆河河道,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消除了三吴地区的水患。就连反对海瑞的淞江大地主何良俊都不得不承认:隆庆四年、五年,三吴地区皆有大水,有赖于海瑞修理河道,百姓没有遭受水灾; 推动退田、打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著名的事件是让退休的首辅徐阶退一半的田,徐阶家族不愿意,带领三吴地区的大地主和海瑞对着干,结果海瑞走了,跟徐阶有仇的当朝首辅高拱派了蔡国熙来当应天巡抚,直接抄了徐阶的家。如果当初徐阶家族配合,那么海瑞的工作更顺利,百姓得益的同时,徐阶也能安心做他的富家翁,海瑞的办法是最佳选择; 审结无数积压多年的旧案,探索“一条鞭法”改革。 在古代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七个月的时间干了这么多实事,办事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然而竟然有人说海瑞是古怪的、不知变通的官员。 海瑞死后,江南百姓哭泣于道,“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哭者百里未绝”。中国的老百姓是很不好糊弄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官员能得到如此爱戴,证明海瑞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的。 那些说海瑞古怪、书呆子的人,你们是想说老百姓都很愚昧无知吗? 为什么海瑞在史官的笔下成了这样的人呢?因为他们害怕,海瑞像一根道德的鞭子不断抽着他们弯曲的脊梁。他们无法成为海瑞,就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抹黑海瑞,将他树立成反面教材,但海瑞严于律己,身上没有任何污点,于是他们就说他古怪、是个书呆子、不通于世。 如果海瑞是这样的人,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贪污腐败、男盗女娼的文官们,又是什么人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