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一觉醒来已经身处光年之外的另一个星球上,会是怎样的感受?科学家们,正在努力通过解开人类冬眠的秘密,将这个科幻场景变为现实。如果成功,恐怕从治疗疾病,到深空旅行等各个领域的游戏规则。都将被它,彻底改变!
作为一项科学奇观,冬眠可绝非灰熊在山洞里打瞌睡那么简单。有证据表明,冬眠中的动物,会出现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十分类似的奇异症状。就拿熊来说吧!冬眠中,它们会对胰岛素产生超乎寻常的抵抗力。大脑,也似乎出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征兆。但神奇的是,一旦从冬眠中苏醒,它们的这些病症便神奇地消失了。
那么,人类要实现真正的冬眠,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动物为何冬眠说起。

对于温血动物而言,维持恒定的体温是件极其消耗能量的事情。每到食物变得稀缺时,它们就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而冬眠,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困难而演化出的一种生存技能。
动物们通过降低身体的核心温度、减缓心率,令自身进入一种低代谢状态,从而得以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比如北极地松鼠,它们的体温能从37°C骤降至-3°C,新陈代谢率更是直接狂降约99%,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相比之下,人类的体温却很固定。除了睡觉时那微小的波动外,它始终都会维持在37°C的水平上。任何体温的大幅变化,都可能成为危险的信号。只要偏离几度,就可能危及生命。
但凡事总有例外。
1999年,一位女子在滑雪时,意外坠入了冰冷的溪流。直到80分钟后,才被救援人员救起。此时,她的体温已降至惊人的13.7°C。这意味着在临床上,她已经可以被判定为死亡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奇迹般地生还了!
原来,正是环境的低温救了她一命。极度的寒冷,让她的新陈代谢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大脑更是因此避免了缺氧死亡的厄运。
正是这次奇迹,启发了科学家们对假死状态的研究。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试验。试图通过将体温降低至10°C,来帮助那些因失血过多而心脏停跳的患者。他们用低温盐水替换掉患者血液,以降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从而为手术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待到手术顺利完成后,再通过升温让心脏重新启动。目前,这项试验预计将于2022年12月结束,并已成功应用于少数患者。
至于在遥远的太空探索领域,美国宇航局也在积极研究延长人类冬眠的可能性。他们发现,通过降低宇航员的体温,可以大幅减少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令深空旅行变得更加实际。
理论上,只要将体温降低得足够多,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停止,并进入真正的冬眠状态。据那卅的研究合作伙伴Spaceworks称,现有的医疗技术,已经能够让宇航员在长达14天的时间里,安全地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
预计到2024年,人体冬眠试验将进一步扩大。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将人的新陈代谢,减慢到足以实现长期冬眠的程度。但假以时日,人类或许真的能够掌握其中的奥秘。
到时,只要在解决掉人工重力这个难题。二者的结合,必将为人类的深空旅行,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