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
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望海楼)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3日
第01版)
今天的世界经济,超越国界,联动每一个国家,关乎每一个人,壮阔正如大海。
面向这片海,拥抱这片海,我们可以汲取力量,共迎挑战,创造海一般广阔的美好未来。
大海之中,汇聚江河。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也是其逐步走向全球化的历程,正如大江奔腾向海势不可挡。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财富增加。
国际贸易好似海上航线,越织越密。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起初,世贸组织成员有76个;今天,这一数量已达到166个,覆盖全球近80亿人口。
走过30年,全球贸易额大幅跃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4年12月5日发布报告,全球贸易额有望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33万亿美元,是30年前的5倍多。
跨国公司弄潮海上,收获满满。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加快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生产与销售网络化体系,推动越来越多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现在,各类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覆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于是,今日的世界经济有了这样一幅图景:某辆汽车的组装,零部件产自20多个国家;某架飞机的生产,关联着全球上万家企业;某家研发中心的设立,汇集四大洲1000多位专业人才……
世界经济发展史是漫长的,汇入这片海的江河力量也在不断变换。
若以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起点,经济全球化已经走过了500多年,发达国家是最早的参与者、受益者。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发展迎来新高潮,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积极参与者,并开始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看一组数据:200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为21%,到了2023年,这一占比已接近翻倍至41.5%;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千流归大海,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加速演变。
大海之上,难免有风浪。
这些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滚滚向前,但并非一帆风顺。世界经济这片大海,不总是平静,时不时会有波涛、逆流,甚至飓风、海啸。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寒流侵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一些国家单边限制措施近年急剧增加,仅2022年一年就达到2845项,增长14%。
多边贸易体制遭受冲击。近年来,世贸组织多边谈判步履维艰,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功能受损,权威性受到削弱。
区域经贸机制面临挑战。部分区域协定排他性增强,美墨加协定(USMCA)中的“毒丸”条款,限制成员与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一些类似区域安排,冲击现行区域经贸机制。
时至今日,风浪仍在继续。
回看2024年。“脱钩”“断链”杂音不断,个别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加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延宕、多国债务高企等因素影响,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
高盛经济学家在美国大选结果公布后,将欧元区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该机构表示,如果美国实施全面关税,可能进一步下调预测。
有人担心,经济全球化还能持续吗?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
诚然,经济全球化正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已经而且还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历史上,瘟疫、战争、危机等都曾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但全球化潮流最终还是浩荡向前。过去十年,中间品在总贸易中的份额长期保持在50%左右,充分说明了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动的背景下,全球生产分工具备很强的韧性。2024年,世界经济仍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速,继续温和复苏。
大海壮阔汹涌,狂风骤雨不可避免,但江河入海、汇流前行的动力依然澎湃。
举起历史的望远镜,不难看清:世界经济的大海,此前没有、未来也不会退回到孤立的湖泊河流。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
中国经济的大海足够辽阔。今日的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2亿技能人才,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每年资本形成额占全球比重约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有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巨大发展潜力,是大海,也是深海、蓝海,蕴藏着无限可能。
中国经济的大海与世界相通。今日的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商投资设立企业超120万家,设立的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80%的国家和地区……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大海大洋相通相融,积聚的是能量,带动的是热潮,迎接的是光明。
中国经济大海奔涌,世界经济有了更强动力。世界经济艰难前行,中国成为拉动其增长的最大引擎,这些年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24年12月14日,中国官方对外透露,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彭博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计算得出,中国将是未来5年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国家的总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认为,到2040年,通过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彼此融合,有望创造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15%到26%的经济价值。
融入中国经济这片大海,更多国家拥抱新机会、实现新发展。借助进博会,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知名度和需求量提升,对华出口大幅增加;搭上中欧班列,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口,当地特产加快走进中国、奔向世界……“到中国去,跟中国伙伴做生意”,成了越来越多国家企业的心声。
“中国是推动南南合作的典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梅斯特雷近日谈到,中国持续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博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增强了南南贸易的活力。在2007年至2023年间,南南贸易几乎翻了一倍,这样的趋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能拥有新的发展机遇。
开放包容的中国经济大海,更让动荡世界看到信心和希望。中国的发展受益于开放,中国也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论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向世界发出中国开放强音。当下,保护主义阴霾笼罩世界经济,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协作。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恰如斯里兰卡全国商会副主席卡温达·拉贾帕克萨所说,在当前保护主义抬头和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以开放举措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令全球获益。
江河难阻隔,海水切不断。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