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开始的第一个周末,让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回眸——
太平军攻占安徽婺源清华镇的当天,邻近一个村庄的农民程发开丝毫不受“长毛”影响,安安静静在家做草鞋。几十年前的耶路撒冷,一位出生于穆斯林望族的男孩觉得,信基督教的女孩都长得好看,犹太人也会参加阿拉伯人的传统节日。今日美国的分化与分裂背后,实际并非仅仅关乎特朗普上台与否,而是有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深层原因——“美国人缺乏共同的历史背景,并且,在充满裂缝的根基之上建立的共和国也很容易破碎坍塌”。
刚刚过去的2024年,借由历史学者们的叙述,又有不少罕为人知的小人物、史实或者新的历史观点被呈现出来,帮助大家重新观察当今世界。我们把这些涉及全球史、国别史、专门史的好书,汇集成十本第一财经年度历史图书。
这些好书的诞生,有些来自新发现的史料。200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永华在安徽黄山屯溪一家出售旧文书的店里,发现13册晚清时期的排日账,是程姓一家三代乡民留下的记录。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史,但排日账这种民间历史文献,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借由《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我们第一次清晰看到从太平天国运动前到义和团运动后,东南山区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打破了明清农民“愚昧”等刻板印象。
类似的稀缺,还有《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巴以冲突中,让我们可以听到巴勒斯坦知识分子发出的声音。《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则揭开了曾经高度保密的共和国城市大庆的面纱,全景式地讲述了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并特别关注了此前被忽视的大历史中女性个体的理想、情感和选择。而在这个越来越“极化”的世界,考察身处一个极端的时代,被裹挟的个人该如何选择,则是《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的任务。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以小见大,从中国自身出发,重新打量中国与全球化关系。全书从康熙皇帝发往欧洲的一张朱红色“寻人启事”谕令为起点,结合中西文献,探寻在西方科学革命爆发前夕,传教士扮演的角色,以及满清权贵阶层如何看待他们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对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大问题都有原创性见解。同样属于中国学者撰写的全球史论著范畴的,还有《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从何鲁这样一位之前在中文史料中从来没被记录的农民的角度,反思何为全球化。从何鲁的手术以及他的死亡引发的医学界关注可以看出,至少医学全球化并不只是寻找“科学”真理的过程,起点也不一定在西方世界。和《康熙的红票》一样,《何鲁之死》中展示的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西交流,也绝不仅仅是“文明的冲突”。
历史学家们还善用既有史料,打通历史与人类学、考古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隔膜,对历史做出全新解读。《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和《分裂的共识:一部全新的美国史》都是这方面佳作,对世界史、美国政治史提出了新的解释。
今年的历史类年度好书中,我们选了两本与艺术史相关的书,《伦勃朗的眼睛:天才与他的时代》和《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之所以关注艺术史,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迅猛的时代,当我们与看起来“万能”的GPT以及快速而永远耐心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打交道越多,越发现人身上不能被机器替代之处,在于我们有个性、有情感、有思想、有想象力,而这一切,最终都以艺术这样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精彩的艺术史著作,可以让我们对艺术与人的关系理解得更为深入。
去年出版的诸多历史类图书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程允亨的十九世纪》的结尾。研究了程家人十多年的历史学者刘永华,在收笔之际,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史学克制和严谨中抽离出来,开始投入自己的情感。他想象程允亨临终前,回望了自己的人生——少时与父亲劳动、分家、赶集、卖茶、和朋友喝酒、老年破产。“借助允亨自己所记的排日账,今天我们才有可能知晓,在这个世界上曾经生活过一个叫程允亨的普通乡民,才可能一点一滴地再现他的生命历程,拼合他的生活世界,让我们去了解这个生活在中国东南偏僻乡村的普通乡民,是如何经历19世纪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代”。
其实,在这个越来越网络化、碎片化的时代,所有关于历史的爬梳和记载,何尝不又是某种意义上的“排日账”呢?相信多年后有人再看当今的种种历史著作,一定也会感谢历史学者们的努力,让很多历史不至于像《百年孤独》里最后的马孔多一样,一阵飓风过后就被抹去,“羊皮纸上所载的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
刘永华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2月
因为史料限制和“学术偏见”,19世纪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一直是缺席、模糊的。
200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永华在安徽黄山一家出售旧文书的店里,发现13册晚清时期的排日账,是程姓一家三代人留下的记录,始于1838年,终于1901年。从记事看,他们虽然是东南偏远山区的普通农民,命运却依然被晚清的动荡局势所引发的震动深刻影响。
同时,记录也呈现了晚清农民生活的另外一面:每年有闲暇时间休息、游玩、走亲戚,并非完全处于“内卷”状态。程家三代人都识字,这也和很多人印象中传统农民“愚昧”的形象不同。实际上,早在明清时期,普通民众已有很高的读写需求,有相当多的人识字。
孙立天著
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
“红票”,指的是康熙时期发往欧洲的一张谕令。在这份印刷为朱红色的“寻人启事”中,康熙提到他曾于1706年和1708年,指派两组传教士到西洋去。他为何要派遣传教士去欧洲,前去的目的又是什么?
红票之后,是更多为正史所遗漏的故事:传教士为何能接触到康熙?在清初的权力关系中,传教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权贵阶层又如何看待他们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学者孙立天由此展开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宫廷故事,也挑战了既往对清初历史的一些论断。
康熙与牛顿差不多是同时代人。在西方科学革命爆发前夕,从明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算起,中西互通切切实实地走过了百年,双方的交流是平等、务实的。这可以理解为明清之际的“全球化”,而本书以有力的证据说明,此时的“全球化”,呈现的并不是“文明的冲突”。
高晞著
中华书局2024年8月
1831年,伦敦盖伊医院,在近千名观众和记者的现场围观下,三位著名外科医生为中国农民何鲁切除一个长在生殖器上的巨大肿瘤。长达1小时44分钟的无麻醉手术过程中,何鲁多次昏厥,最终死在手术台上,时年32岁,切下来的肿瘤重达56磅。
这场手术当时在英国乃至国际上都引起关注,却没有任何中文记录。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晞花了37年时间,将鸦片战争前这个罕见的跨国医疗事件重新呈现出来,尤其是何鲁之死在当时英国社会产生的多重影响,比如外科医生讨论技术冒险与医学道德之间的平衡;何鲁病态的肿瘤形象则被政客操纵利用,甚至催生了政治改革的经典术语——社会腐败的“毒瘤”,等等。
借助重新关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医学史事件,读者可以对全球化有不同的认识。
侯丽著张欢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7月
城市规划学者侯丽的《大庆》,自英文版出版就成为国内外城市研究学界公认的精彩之作。中译本面世后,中文世界的读者得以通过它深入了解大庆这个共和国范本城市,以及它背后的特殊时期历史。
从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竞争和新中国的自强自立谈起,《大庆》一书为我们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艰苦奋斗”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全书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一面借助东西方历史资料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城乡分化等问题,解读大庆是如何建立、前三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另一面介绍城市规划师晓华夫妇大学毕业到大庆工作的岁月,形成对照,互为补充。
[英]大卫·格雷伯大卫·温格罗著张帆张雨欣译
九州出版社·后浪2024年8月
大卫·格雷伯,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大卫·温格罗,曾在非洲和中东多地从事考古发掘的考古学者。他们合写《人类新史》的雄心,是从近些年人类学、考古学的新发现入手,重新建构一个文明黎明时刻的故事。
从俄罗斯北部的希松尔遗址到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平原,从巴西南比夸拉人到北极的因纽特人,古人曾尝试各种大胆的社会试验,随季节改变他们的组织方式,不同区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和组织结构。人类发展的轨道,实际上画出了一条多元可能性逐渐减少的轨迹。作者认为,在主权、行政与竞争性政治原则之上建立的政体形式,多少有其偶然的成分,却最终导向了如今现代国家单一模式的悲剧。
两位作者试图突破现下流行的关于人类起源的一元叙事,写一个“更具有希望,也更有趣”的故事,“为一部新的世界史打下基础”。
[巴勒斯坦]萨里·努赛贝[美]安东尼·戴维著何雨珈译
当代世界出版社·理想国2024年7月
大量以纳粹大屠杀为主题的图书和电影,让犹太人的血泪史广为人知。但巴以冲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声音,长期以来很少被系统听到。
作者萨里·努赛贝出身于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阿拉伯望族,是巴勒斯坦知名的学者。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萨里·努赛贝故国不再,十多岁去英国留学,后在哈佛大学读了博士,但最后选择回到故土。他参加了巴勒斯坦人反抗犹太人的第一次大起义,也是阿拉法特时期“巴解组织”的高级顾问。
这些经历使得萨里·努赛贝在部分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中很受尊敬,但另一部分人又很讨厌他,甚至计划暗杀他。但“夹缝求生存”的萨里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他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知。
[美]吉尔·莱波雷著邵旭东孙芳译
新星出版社·博集天卷2024年9月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胶着,两党在社会政治议题上的分歧也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今天的美国人正在经历严重分裂,并且矛盾显得越发不可弥合,而这一切在历史中都有迹可循。
《分裂的共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美国史研究著作,侧重从政治角度来审视和讲述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故事”,重构了美国历史的主题:共识与分裂。
本书以时间为序,展示了这个国家的创建及其经历:移民、战争和发明创造后的扩张;陷入内战;卷入欧洲战争;成为世界强国以及“二战”后在建立现代自由国际秩序中扮演的角色;对外冲突与对内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今日美国的分化与分裂。在作者看来,“美国人缺乏共同的历史背景,并且,在充满裂缝的根基之上建立的共和国也很容易破碎坍塌”。
[德]乌维·维特施托克著陈早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2024年1月
自1933年1月28日至3月15日,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前后,对共产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人士展开了大规模的迫害。
本书以日记式的记述,带来时间紧迫的阅读体验。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一批当时在德国最具名望的艺术家遭监禁、枪决或被迫逃到国外。托马斯·曼、埃尔莎·拉斯克-许勒、布莱希特、阿尔弗雷德·德布林、胡赫、乔治·格罗兹、亨利希·曼……名单很长,难以尽数,“太多太多的作家沉默了,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德国的“文学之冬”,也是“世界寒夜”的序幕。
书中每一篇“日记”结束时都附注“今日要闻”,里面有各种查抄、逮捕、冲突,一步步带我们走进残暴的纳粹统治时代。书末的“后续岁月”,则记录了33位艺术家的人生结局。
[英]西蒙·沙玛著黄格勉林晓筱译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4年5月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在63年的波折人生中,他经历了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却达至了艺术表现上的高峰。
故事从鲁本斯开始,这位年长的同时代画家是伦勃朗风格形成过程中一再模仿和渴望成为的对象。伦勃朗也确实几乎获得了与鲁本斯一样的成就,但从其作品中却可以看出他内心激烈的缠斗。他在迎合世人与表现艺术之间徘徊,最终在落魄中将自我完全交付给绘画。
英国艺术史大家西蒙·沙玛说,伦勃朗画出了“本质”,那是其他人费尽心思想要表达而不能的东西。他以广博的学识、雄健的笔力重现了伦勃朗的人生历程,栩栩如生的描写使读者仿如置身现场,目睹故事一幕幕发生。
[英]柯律格著梁霄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4年5月
通过艺术品的流动来理解东西方互相理解的历程,是近几十年来的文化热点。《回音室》源起于2019年OCAT研究中心邀请著名艺术史家柯律格所做的系列讲座“中国艺术史上的三个跨国瞬间”。讲座在当时引起轰动,此后柯律格修改了一年,译者梁霄同步翻译,成为这本篇幅不长却引人入胜的新书。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受到西方关注。多位汉学家接力翻译和评论,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艺术家把这些观点从外文译回中文,进一步奠定了谢赫“六法”在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这就是“回音室”,以环球视角连通中西对话,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