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美术报偲琪
1月1日,元旦佳节迎新之际,杭州中心美术馆正式推出展览“写诗的鹦鹉”。这场由四个相互交织的章节构成的展览,不仅探索了当代社会的多重面貌,还通过现场重组与混合,展现了一个充满幻觉与混乱的艺术空间,仿佛搭建起一座公共剧场,试图把观众带入日常生活与社会问题的交织之中,构筑一个诗意且深刻的视觉体验。
“写诗的鹦鹉”展览通过艺术装置和互动元素的组合,邀请观众进入一个错综复杂的多维空间。展览呈现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观念和社会关系,这些元素在现场被重组与重新诠释,创造出一种幻觉交织的视觉效果。通过对“日常”的探索,艺术家试图让观众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表面下的不为人知的关系,仿佛为日常生活装上了一双“幻肢”,揭示出社会中常被忽略的深刻内涵。
观众将穿行于视觉幻觉的通道中,探索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却又隐秘的日常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展览不仅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还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让美术馆本身成为了一个社会装置——如同一座山洞,充满了象征意义和反思的力量。
值此杭州中心周年庆典的华章之际,中心美术馆精心擘画,对展览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雕琢。创新性地采用了展厅与公共空间联动融合的策展模式,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杭州中心的每一寸公共空间,匠心独运地营造出浓郁而独特的周年庆艺术氛围,让艺术的魅力在整个空间中流淌、漫溢,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沉浸式的艺术盛宴,同谱艺术华章之新篇。
八大公共装置艺术作品以室外东、西主广场为起点,如灵动的艺术脉络般徐徐延展,蜿蜒穿梭于室内中庭,继而延伸至各个楼层,最终汇聚于八楼的空中花园,构建起一场贯穿整个空间的艺术盛宴,使观众在漫步其间时,能够沉浸式地领略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完美交融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观众在进入杭州中心外广场的这一刻起,就步入了一个大型艺术展览现场,整个区域都变成了一个全景式的艺术场域。
在这八大公共艺术装置的展示中,佳作频出,各放异彩。比如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戈的作品《梦之屋》所营造的家宅,在白天是映射周围的坚硬的壳,而在夜晚,则是引向内心深处的那道光。家宅就像火和水,它照亮了回忆与无法忆起之物的结合。
艺术家朱玺的《灯塔》,以简洁大气的造型和富有深意的内涵,宛如黑暗中的指引者,它屹立在杭州的中心之上,每一次的光束闪烁,都是对远方迷失行者的光芒呼唤与引导,提醒人们无论风浪多么猛烈,始终有一处安全的港湾等待着他们的归来,在光影变幻间传递出希望与方向的信号,为城市空间增添了一份宁静而深沉的力量。
徐戈《梦之屋》
王克伟《能量场》
朱玺《灯塔》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公共艺术部主任王克伟的《能量场》,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新颖的艺术创意,将无形的能量具象为震撼的视觉效果,赋予公共区域蓬勃向上的活力与灵动变幻的魅力。
还有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它们或以细腻情感触动人心,或以独特材质塑造质感,或以巧妙结构构建空间,共同打造出一场高品质、多样化的艺术盛宴,成为城市中彰显文化魅力、激发公众审美热情的公共艺术亮点,让人们在日常的城市生活中与艺术不期而遇,感受其独特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气息。
这样的展览形式不仅是对艺术形式和空间的大胆探索,更是对当代社会和个体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些错综复杂、充满隐喻的艺术装置,观众将走入一个充满幻觉、混乱与秩序并存的艺术世界。在这里,艺术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它还成为了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之间对话的媒介。
中心美术馆展览通过不断重组的艺术形式和多层次的空间布局,引导观众在漫游的过程中,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深层的社会关系,让每一位走进展览、走进杭州中心的观众都能在这种艺术的沉浸体验中,感受到对当下生活的全新诠释。
展期: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1日
展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展览东路150号杭州中心L3中心美术馆
学术主持:班陵生
策展人:金亚楠
参展艺术家:曹志昊、陈星贝、电子人、董欣然、高诗音、黄蒙恩、黄铮、姜怡芸、荆鲯霖、李喆颖、刘岩、马新宇、苗晨辉、庞星月、王一格、夏天、应涛、严其嘉、杨菡琦、翟宇辉、周承昊、周洁坤、朱丽瑾、赵如鹏(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界雕塑工作室、中心美术馆、杭州中心、铜场计划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