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我们读过的“好东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3 15:33:24

▌张玉瑶

去年底热映的高分电影《好东西》里,女主角王铁梅的女儿茉莉在面对外界声音时,大声说:“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正直、勇敢,无需多言,而“有阅读量”,也被作为与之相并列的一种美德,听起来仿佛有些意外,却着实拨动了人们的心弦。短视频、超短剧、直播带货遍地横行的时代,人们已经很久不会以“读过多少书”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但还是有人在记着、坚信着阅读所能够赋予人的不可替代的知识、情感、思想价值,并将这一稍显“复古”却弥足珍贵的品质传递给我们下一代的新新人类。这大概也是这句台词能够迅速成为“金句”、在网上流传开来的重要原因。

没有人否认,好书是“好东西”。过去一年,每周一期,书乡推荐了涉及各个领域的诸多书籍,而岁末年初之际,我们想推荐一些自己读过的“好东西”。当然是一份私人小书单,但读书一事,既属于私人,又属于公共,是物件,也是可以进行分享和交流的事件。所以,请你来一起打开这份“好东西”礼盒,如能为你的新年阅读增添一些灵感,我们便快慰于心了。

第1章

女性写作引我们飞升

年岁渐长,经历渐丰,这些年来,觉察到对自我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很长时间以来不甚分明的身份概念,如今前所未有地清晰:我是一个女性,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也是一个女孩的妈妈——以上身份时而难免会令我感到疲惫,但更多时候,我会为拥有这些身份而充实,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并进一步保持内省。而之所以如此,实在和阅读分不开关系——这些年来,在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下,女性议题成为潮流,图书出版也参与其中并进一步推动,“她”说,说“她”,正正与我人生经验体悟的增加同步进行,阅读这些书,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与我有关”,让我在对所有相似处境的洞察中,最终洞察了自己。

两位社会学者沈洋、蒋莱的《新生育时代》,聚焦“全面二胎时代”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养育越来越精细化的当今,一个孩子已举全家之力,尤其使得妈妈付出巨大辛劳,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选择生二胎甚至三胎,成为横亘在许多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二胎跟谁姓?谁来带?家庭如何重新分工?妈妈是否会从职场转变为全职?大宝如何安置?……都是生育前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两位学者对诸多中国二胎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将生育从小家庭的内部决策呈上前台,凸显这些问题背后折射的社会性议题。但并非是要“恐生”或“劝退”,只是通过更多案例打开生育的“黑箱”,为徘徊在这个岔路口的家庭尤其是女性提供一份参考书和启示录。一个印证就是,作者之一沈洋就是在研究过程中,在见识和充分了解了二胎家庭方方面面的问题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依然决定生育二胎。选择生或者不生,是一个问题,但二者背后共同的基点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2023年世界读书日前后,陕西科技大学教师杨素秋和《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火了。她在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挂职副局长期间,筹建了碑林区图书馆,这本书让我们难得地看到一个基层图书馆的诞生和维护需要突破多少阻力,以及基层文化建设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杨素秋写得幽默,弥漫着古都长安的市井气息和人情味,但也犀利披露了诸多黑幕顽疾,比如“馆配书”经常充斥着粗制滥造读物,浪费政府资金,被一些人中饱私囊。为此她不惜冒着风险,不辞辛劳地亲自为这个区级图书馆编写高质量书目,为的是让图书馆真正发挥作用服务民众,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样子工程。这些建馆细节里,总是充满了一种属于女性的温柔的坚韧、智慧和力量。她和“宁馆长”之间互助的姐妹情谊也令人感动,没有这种纽带,图书馆不能从无到有顺利建成。做实事的人永远值得敬佩。

这些年,与卫生巾有关的新闻层出不穷,譬如月经贫困、卫生巾捐赠、高铁上不卖卫生巾等,刚刚在前不久就有卫生巾集体“塌房”的新闻,女脱口秀演员菜菜讲述的“卫生巾羞耻”段子也引起全网热议。刚出版不久的由日本学者写的《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一书,可以看成是这一大环境下的“知识补充”,具有别样的现实意义。我们看到,曾经被女孩们用黑塑料袋藏起来的卫生巾诚然是伟大的发明,其诞生有划时代的意义,让女性减少疾病,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更加舒适自由的活动。卫生巾解决了我们上一辈女性的燃眉之忧,而新一代女性能够进一步破除所谓“羞耻”“禁忌”“隐讳”“不吉利”的说辞,大方公开谈论与之相关的生理、经济、社会话题,是一种值得赞许和坚持的进步。

去年,韩国70后女作家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一阵阅读热潮。她也是韩国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作家。“韩女文学”作为一种概括,像一朵从东亚文化中开出的奇葩,因同为东亚女性的诸多共性,近些年来在中国读者中热度颇高。韩江作品中文版除了此前出版过的最有名的《素食者》等,去年也有新一部《不做告别》面世,让我们看到这位女作家对于现实和历史伤痛的不懈的正面追索——她担当着文学的良心。

2022年的诺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去年也有最新一辑中文版推出,《被冻住的女人》一册尤其让我深有共鸣,因为那一切太像了——在成长中对于社会性别分工逐渐产生的疼痛领悟、日常家务育儿琐碎带来的巨大消耗、无处不在的被迫妥协与放弃……埃尔诺一遍又一遍、可以说是不嫌繁复地描摹那些隐性的日常细节,细致入微,对几十年后的我们而言,依然是、永远是一种深刻的提醒——要时刻保持省察,并不放弃向上。

陈冲的散文集《猫鱼》也让我印象颇深。人们都知道陈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演员,但可能较少人知道,她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出色,细腻、缜密又动人。陈冲出身世家,祖父陈文镜、外公张昌绍、父亲陈星荣、母亲张安中都是我国杰出的医学科学家,外婆史伊凡是著名社会活动家,陈冲从晚辈的角度,用堪称专业的非虚构作家的笔法去挖掘祖辈父辈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光荣与磨难,是个人史、家族史,也是一整个近现代史的缩影。抗战时期外婆为带着孩子穿过封锁线逃难做出难以想象的牺牲,作为药理学家的母亲自己在晚年陷入了巨大的病痛,以及作为公众人物的陈冲自己对情感生活并不隐讳的自我剖析抒写,生、死与爱,是三代女性用生命获得的领悟。真实,永远有着恒久动人的力量。

第2章

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

2024年,一些值得推荐的历史书籍,它们或点亮迷茫,或引人深思,或拓宽视野,成为我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伴侣。这些书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和主题,在专业历史学者的视野下从专业角度将历史的乐趣展现给每个读者。其中,有几本是专业历史学者写的“通俗”类读物,随着大众对历史学兴趣和了解越来越深入,读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普及知识或临时拼凑的通史类作品,而是需要专业的作者、严谨的史料分析、新颖的观点和有趣的阅读体验同时具备的历史作品,今年就涌现出不少此类作品。

比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周思成,将研究视角聚焦在了素有“强辩”之名的王安石及其“变法”之上。用《王安石“强辩”考: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这本书重审史料中对王安石众口一词的评价——“强辩”,从这个独特的角度解读王安石和他所处的时代,并在政治博弈中考察这场新法大辩论中两方政治人物的个性和思想,观其汇聚,观其沉淀,观其激荡。书中更是揭示了宋神宗这个如此聪明的君主,为何信任青睐于王安石,从背后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中挖掘出这对君臣独特的默契,由此勾勒出一个有血肉、有生气的熙宁政治的独特面貌。

人们对历史的解读,总是难以摆脱当下思想、社会意识及生活环境的烙印。以宋史为例,20世纪初,国家危难之际,人们关注其政治军事与忧患意识;而近年来,则更倾向于其物质文化的繁荣。提及宋朝,人们或许不再首先想到的是“杨家将”“靖康耻”,而是“清明上河图”的繁华。这种文化自信的提升,让“弱宋”仅局限于军事政治层面,其社会文化依然辉煌。历史学者谌旭彬则另辟蹊径,他在著作《大宋繁华》中将目光投向历史中的底层群体。他们常作为其他群体功绩的陪衬,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苦难的承受者、国家大事的默默执行者,却在历史长河中鲜少发声。谌旭彬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他们真实而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时期“贫弱供养食税”的残酷现实,为全面理解两宋体制提供了新视角,令人深思。

历史学者谭木声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似乎看到了一张若隐若现的网,那些空白之处的灵光乍现,以及互相矛盾的历史记载,都隐约透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今年他的新作《巫蛊乱长安》一书,则为我们揭开了西汉宫廷中那段惊心动魄的巫蛊之祸的真相。谭木声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视角,通过详尽的史料梳理和合理的推测,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真实面貌。他通过倒叙手法,从太子刘据收捕江充等事件说起,逐步揭开巫蛊之祸的真相。他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场景再现等,使得整个故事既严谨又生动。其次,谭木声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极为深刻。他深入剖析了汉武帝、刘据、江充等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如果你对中国思想史感兴趣,那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的《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绝对值得一读。这本书摒弃了传统思想史著述仅仅关注具体人物、作品的写法,提炼出包括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中国佛教在内的六大主题,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尤为独特的是,杨念群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提纲挈领地阐释了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人们日常思想行动的影响。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我们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书中还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生动的案例,使原本枯燥的思想史变得生动有趣。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在推荐完四本中国历史书籍后,还有一本引起了话题和争论的来自外国学者的历史作品——大卫·格雷伯与伦敦大学考古学教授大卫·温格罗合著的《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这本书以近数十年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石,为我们揭开人类进化发展的新篇章。书中颠覆了我们对人类发展的传统认知。原来,狩猎采集生活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般艰难与不稳定,觅食者们不仅生活富足,还掌握着精湛的工匠技艺,能够进行大规模合作。这些曾被视为农耕社会专属的特质,在渔猎社会中同样存在。农业初现时,并未立即吸引所有人,许多先民在尝试农耕后,又选择回归自由的觅食生活。农业的出现虽提升了生产力,却也让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农业社会里,人们被土地束缚,劳动时间延长,失去了探索的精神。工业革命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直至20世纪才有所好转。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书中对传统大历史叙事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许多重要发现并非源自概念性突破,而是日常实践的累积。这一观点挑战了我们的历史认知,促使我们以全新视角审视人类历史。

第3章

在心灵的最深处治愈

在都市生活的我们,可能会对我们身边熟悉的故事更为感同身受,因此贴近现实的文学和社科类作品更显得如此珍贵。今年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长篇小说是作家王欣的作品《不理想的妻子》。有趣的是,这是一位男性作家的“城市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他此前的小说《北京女子图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引发过大量的讨论。这次的作品中也描写了当下的一些辛辣的社会现象——没有完美的女性,她们有各自的高光和才华,也有短板与焦虑,她们怀抱乐观与自信,也经历着现实的磋磨。在北京这座大都市的奋斗并不轻松,不止一位妻子在遭遇着相似的困境,阅读她们的人生,并不是在隔岸观火。作为女性,我们要允许不完美、不理想的自己存在,在身份化、标签化、简单化定义一个人的今天,在信息量极大但流动速度极快的移动网络时代和短视频时代,如女作家乔叶的作品《要爱具体的人》中说的那样,“我爱你的破碎,胜过你的完美”。

在都市拼搏的我们在身心疲惫时,总有个回归“山野”的愿望,去年夏天大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与新疆阿勒泰旅游的爆火就可见一斑。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作家李娟的同名作品改编,她的另一部作品《阿勒泰的角落》也同样为读者提供一种治愈的阅读体验。同样,著名作家阿来的新作《去有风的旷野》中的一篇篇旅行散文就写到稻城亚丁、四姑娘山、大凉山、米仓山等地方,作家陈应松的《神农野札》也可以带读者沉浸式体验森林的四季。虽然人生不是轨道,也不一定是旷野,但是回归大自然,总能让我们找到生活的诗意,如阿来所说“看过青山和飞鸟,眼睛会重新变得清澈”,陈应松所说“我在人间卑微低下,我在林中高贵清洁”,这些令人短暂逃离工作的美好文字,静下心来品味,一定会给你一些新的生命能量。

当然,除了诗和远方,还有一些贴近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值得一读,比如今年新出版的《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这本书,推荐给家中有留学计划的读者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留学被看作是高考独木桥之外的另一条阶层跃升之路,但它到底是一条快捷通道,还是布满了鲜为人知的荆棘?社会学者马颖历时7年,深入美国50多所高校和中国的9所高中,通过507名留学生的调研样本和108位亲历者的讲述,还原了90后、00后一代成长的体验与困惑。

当代人的心理状态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这里有两本心理学作品要推荐给读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在其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中,深入剖析了精神疾病与我们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脑这台机器并非始终稳如磐石,它时常受到各种刺激和干扰,这些外界因素有时会让大脑陷入紊乱与不稳定的状态。这使得我们往往对自己的问题浑然不觉,直到紊乱愈发严重,甚至突然停摆,我们才感到莫名的恐惧和焦虑。面对这种困境,我们需在意识层面警醒自己,认识到身处阴霾之中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正如面对恐惧,了解恐惧本身才是克服它的开始。认知精神疾病、心理问题,是我们努力改变的第一步。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约翰·M·戈特曼是家庭关系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用50余年的深耕细作,为我们揭示了亲密关系的奥秘。在他的力作《信任的科学》中,戈特曼教授系统解答了如何建立、维护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在关系中汲取养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破坏亲密关系的“负能量”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是“淹没状态”这一心理效应。这是一种对恶意交流的过度吸收状态,让人在感受到恶意的同时,极度关注自身利益,从而陷入一种自我保护与恶意激发的恶性循环。《信任的科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幸福指南,它让我们明白,只有跳出“淹没状态”,才能拥抱亲密关系的幸福。书中内容适合推荐给每一位渴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成长与幸福的你。本版文字陈梦溪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