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大幅改善,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实现了突破。然而,抗肿瘤药物如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药物等广泛使用,导致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越来越常见,这种现象亟需得到重视。
近日,在一场围绕肿瘤呼吸病交叉学科建设的媒体工作坊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承志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对2013年至2022年的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了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已经成为呼吸科住院的最多人群,其中肺癌患者在住院患者中的比例从2013年的5.1%上升至2022年的接近50%;非肺癌肿瘤病例数也在过去十年中从0.3%增加到6.4%,增加了21倍。
上个世纪由于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损伤,心脏内科提出了“肿瘤心脏病学”。在周承志看来,现在由于新的药物出现,肿瘤治疗导致的呼吸问题已超过了心脏问题。
“过去,肿瘤治疗手段不理想时,肿瘤本身导致的重症,是导致晚期肺癌重症的第一原因,但现在,随着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导致重症最常见的诱因是肿瘤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周承志以免疫治疗举例,这是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治疗方式,很多患者可以从免疫疗法中获益,但有一些患者阶段性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其中又以肺损伤排在第一位。
周承志认为,如何减少肿瘤诊疗对呼吸系统的负面影响,减轻抗肿瘤过程中的肺损伤,是肿瘤呼吸病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现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教授表示,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占据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前几位,这些疾病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在肺癌患者当中,有40%至70%的患者合并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进行癌肺共治,把这两种疾病控制得更好,让肺癌患者能够活得更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免疫治疗当中,如何将肺损伤降到最低,或者在早期阶段进行识别,这是呼吸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周建娅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在“TrendsinCancer”上发表了“肿瘤呼吸病学”这一新的学科概念。
周承志说,“肿瘤呼吸病学”的提出,正是为了关注肿瘤诊疗所导致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并为肿瘤诊疗相关呼吸毒性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建议,呼吁学术界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从顶层设计医疗政策方面,到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层面,再到相关企业药物研发层面,最终为长期生存的癌症患者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在内的十余家医院正在着手推动肿瘤呼吸科教中心的建设,带动区域学科建设,助力呼吸肿瘤亚专业发展,让患者能真正在“癌肺同治”中获益。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珂表示,呼吸科医生既要持续发挥自身对于呼吸系统了解充分的优势,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肺癌诊疗领域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水平。呼吸科教中心的建设,有助于拓宽学科的边界,深化科室的专业水平,为肺癌早诊早治、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