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锥鞋老人照片到底是哪里,他是谁,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背景 “老鞋匠一边用锥子缝

锥鞋老人照片到底是哪里,他是谁,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背景 “老鞋匠一边用锥子缝鞋一边抬头看相机”的照片到底是在哪里拍照?以前当我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很感慨,锥鞋匠那褴褛的衣服、表情,锥鞋的家什等等,让人感慨生活的不易和岁月的沧桑。 第一次看到的图片上,旁边有鸟笼,后边是门板、门框,初步分析,这是在家门口做营生。图片标注为“北京通州鞋匠,拍摄于1918年”。 问题来了。 昨天偶然浏览他人美篇,发现说:京西门头沟妙峰山景区也悬挂这张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写着:“孟宪才,男,汉族,北京人,生于1876年故于1958年夏末,享年82岁。住南城右安门外西河道,以缝鞋为生。七七事变后迁居西城区护国寺庙内,仍以缝鞋为生。在谋生之年,每逢庙会都组织缝绽老会成员上山奉献,直至解放。” 介绍的比较详细,生卒、住地、职业、事迹都有涉及。两张图片的前景基本一样,背景就不同了。第一次看到的图片背景是门板、门框,景区照片背景有“缝绽老会”字样,但又是简体字。按照汉字简化前书写此四字,似应为“縫綻老會”,那么照片背景的简体字显然是后加上去的。 到底是哪张照片的标注是准确的呢? 或许这个人就是民国北平的老鞋匠孟宪才;或许老北平有孟宪才这个鞋匠,但照片是配的,并不是他本人;或许老鞋匠就是通州人,与孟宪才毫不沾边。 图一,我引用的通州鞋匠照片,图二图三他人美篇里拍摄的景区鞋匠孟宪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