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蒋经国看后感慨万分,当即下令:“解除戒严,开

蜀山史道 2025-01-04 22:15:33

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蒋经国看后感慨万分,当即下令:“解除戒严,开放大陆探亲政策!”   1937年12月,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徐州会战拉开序幕,台儿庄战役也随之爆发。   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在此战中,我国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凭借着英勇无畏的精神,最终歼灭一万多名日军,取得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利!   指挥此战的李宗仁等国军将领更是因此留名青史,被后人铭记。就连周总理也牢记此事几十年,在1965年时,特意向一些电影工作者提起了此战。   当时,阔别大陆16年的李宗仁回国,周总理为欢迎李宗仁,特意邀请了不少民间人士作陪,为李宗仁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   在会上,周总理除了和李宗仁叙旧外,还特意找到导演成荫,让他拍摄一部真实反映台儿庄战役的电影。   成荫听闻后,十分激动,在会后查找了许多资料,打算拍摄这么一部“不同寻常”的电影。   但遗憾的是,因“十年动乱”,成荫并未得到拍摄机会。而等待政局稳定后,成荫又早早因病去世,导致这部电影一拖再拖。   直到1985年改革开放后,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陈敦德才在上级指示下,再一次启动了该电影的拍摄计划。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陈敦德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不辞辛劳,多次邀请导演杨光远加盟。   再比如,为还原真实场景,剧组还走访了健在的知情人,全面了解了战役过程和细节,十分认真和执着。   也正是由于剧组的认真态度,使得该片诞生了不少经典画面。   如蒋介石冒着日军轰炸危险,在前线发表演讲,鼓舞士气的这一段,便引起了不少人的热烈讨论。   毕竟当时因政治原因,国内电影很少报道国民党将领的正面形象,对蒋介石也是以批评居多。   可如今《血战台儿庄》却一反常态,刻画了蒋介石的正面形象,实在是让人惊讶,乃至难以置信。   甚至连电影的导演杨光远和陈敦德两人也多次考虑,是否要删除这段画面。   最终还是中央作出了决定:“不删,保留原画面”!   原因除了对国民党的态度由敌对转为统战外,也是中央考虑到历史就是历史,不需要粉饰,也不需要夸大。   而不修改蒋介石等人画面的后果便是,《血战台儿庄》一上映,就引发了舆论圈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对电影中国民党正面形象表示震惊。   就连远在台湾的蒋经国也听到了它的“传闻”,想看看自己父亲在电影里究竟是怎样一个正面形象,就托人找到了原片。   等蒋经国看到电影中,蒋介石在日军轰炸下鼓舞士气的画面时,这个一向对我党持有敌意的男人,也不由感叹共产党的胸怀宽广。   随后,蒋经国便下令解除台湾武器戒严,修改台湾和大陆的来往政策,允许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为后面的正常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血战台儿庄》其意义远不是“电影”二字能概括的,它就像一艘破冰船,破开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重重坚冰,破开了横隔在双方的一座座大山!   《血战台儿庄》以光影之姿,唤醒了两岸深藏的同胞情。它证明,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亲情与共鸣,始终是连接两岸人民心灵最坚韧的纽带。

0 阅读:126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