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家住平定县的刘继才与老伴儿一同来到位于城区的儿子家过冬、准备过年。“家里的农活忙完了,老乡说在‘零工驿站’能临时找个活,就来看看。我刚五十出头,在家闲不住。”刘继才说。在位于城区新建街附近的“零工驿站”,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刘继才登记了个人信息,并主动对接企业,帮助他寻找合适的岗位。这让刘继才很感动。
2024年,市人社部门将就业优先作为兜住民生底线、稳住发展大局的关键,不断完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为依托,结合“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位于城区新建街附近的“零工驿站”面积约80平方米,设有政策咨询区、信息发布区、便民服务区和求职招聘区等。驿站内,墙上的LED屏实时更新岗位信息和就业政策,几名求职者注视大屏,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一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最近工程结束,离过年还有近一个月,想找份零工先干着。”58岁的裴宝明在咨询台前询问有无建筑行业的用工需求。听取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后,裴宝明通过手机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到人社系统求职库。
2023年,我市启动了打造100家“零工驿站”就业服务项目,为灵活就业者提供精准、优质、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各级人社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在各县(区)打造了103家“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者求职提供便利条件。
“零工驿站”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求职者的需求先推荐岗位,再进行面试引导及就业知识培训。若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工作人员会留下求职者的信息,后续如有合适岗位会电话联系推荐。
“零工驿站”让群众告别了“路边蹲活”。寒冬时节,盂县苌池镇神泉村村委会便民服务大厅里温暖如春。大厅设有信息公示区、信息登记区、政策咨询区、休息区等。“过去揽活儿得进城,坐在马路边等,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风刺骨。有了‘零工驿站’,谁还会在路边揽活儿哩?”谈到“零工驿站”,神泉村村民郭新荣笑着说。
为让求职者更好就业,盂县人社部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这一重点群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了15个集政策宣传、就业服务于一体的“零工驿站”,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双向推介、劳动维权等“一站式”便利化服务。盂县零工驿站建立以来,已累计接待求职群众7000余人次,举办大型招聘会20次,帮助384人灵活就业。
城区金三角社区居民张变变是一位“全职宝妈”,一直想找一份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补贴家用的工作。2024年10月,她在金三角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培训到家附近的火锅店工作。“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步行上班只需5分钟。”张变变高兴地说。
金三角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宗秀介绍,社区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设立“零工驿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企业招聘也更方便了。
为让“零工驿站”有序运行,我市出台《“零工驿站”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各“零工驿站”按照“低成本、高效能、易推广、可持续”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将社区服务站、“零工驿站”、“爱心驿站”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建设与属地化管理有机结合,基本实现了“零工所至、驿站即现、服务紧随”。
此外,市人社局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线上,依托省级零工信息服务平台,实行岗位信息实时采集、同步发布与动态更新,为零工从业人员提供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等全方位服务;线下,通过“零工驿站”,为招聘企业与求职者提供咨询服务与技能培训,让就业服务更贴心、更高效。“零工驿站”启动以来,在全市累计发布招聘信息2679条、求职信息14476条,帮助30269人灵活就业。(聂晓燕)
来源|阳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