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陕西榆林生态蝶变

人民看点 2025-01-06 06:14:51

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06日

第13版)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坐落于黄河“几字弯”中心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三北”工程的关键区域。经过70余年的努力,榆林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植绿治沙,荒漠化治理持续推进70余年

1953年,陕北防沙造林局成立,拉开了榆林治沙造林的序幕。经过反复试验与摸索,确立了植治与水治的治理模式,总结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等一整套防治技术,引种驯化出樟子松、紫穗槐、踏郎、沙打旺等树种和草种。

1958年起,一条从靖边新桥农场经横山到榆阳马合镇的长达300多公里的水渠阻沙带建成,并在重要节点组建八大农场。同年,榆林试验飞播造林,开创我国在沙漠上飞播造林的先例。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榆林陆续建成北缘、长城、环山、灵榆4条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同期,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开展集体大规模治理,组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

1978年,国家启动实施“三北”工程,榆林被列为重点建设区域。工程实施40年多来,榆林累计完成造林任务2170万亩,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在榆林落地,先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对榆林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榆林创新推出“划拨‘五荒地’,谁造谁有,允许继承转让”政策,涌现出“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防沙治沙英雄牛玉琴等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持续实施国家“双重”工程,先后启动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生态建设工程。推出“窄林带大网格”农田防护林网和“一整二改五化八配套”农田风蚀综合防控技术、工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一体化人工牧草高效种植技术、光伏电站风沙阻控技术、灌木林地平茬复壮技术和飞播乔木技术,因害设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指导,防沙治沙工作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锁沙成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

风沙危害明显减少,陕西省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榆林市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目前的36%,林木保存面积达2360万亩,推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2023年,榆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7天,比例达到81.4%,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水土流失基本控制,全市建成2.2万座全国最大的淤地坝群,成功拦截泥沙38.1亿立方米,水土保持率达58.8%,年入黄泥沙量减少到2.12亿吨。陕西省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调查报告显示,较2014年全市沙化土地减少194.4万亩、荒漠化土地减少227.5万亩。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

农田防护基本保障,过去饱受风沙危害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360余块,建成守护300万亩农田的防护林网,全市形成了550万亩玉米、300万亩小杂粮、211.7万亩马铃薯和77.1万亩蔬菜的生产规模。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总产量253.9万吨,榆林成为全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市、第二“粮仓”。

生态惠民显著提升,随着毛乌素沙地被“锁”住,全市营造起各类经济林400多万亩,初步构建起以红枣、山杏、山地苹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框架,建立起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林业产值达121.6亿元,带动了林农持续增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近两年,着力开发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碳汇林等新兴产业,开发出“杏花飘香”“尔林兔大草原音乐节”等生态文旅产品。试验发行了地方碳票,开展碳汇林交易,进入首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名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70多年来,榆林人民以坚韧的意志,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迈上新征程,榆林将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林长制改革为统领,重点聚焦榆林“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东部推进沿黄土石山区绿化、西部加快白于山区生态重建、南部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北部持续开展防沙治沙、中部实施森林围城计划,勇毅前行、接续奋斗,全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筑牢北方生态屏障贡献榆林力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