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售卖假古董,什么套路让老人借贷下单?

环球网 2025-01-06 16:04:16

近日,一些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因听信直播间主播“捡漏、升值、高价回收”等话术,购买了大量假古董、玉石等商品,部分老年人沉迷其中甚至背上高额贷款。

除了退款维权艰难,子女们更担心的是老人们的心理状态,很多老人不相信自己被骗。他们为何会陷入直播间假古董销售骗局?如何遏制此类乱象?

01

通过低价日用品引流

逐步诱导老人购买

经过多方调查采访,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直播间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操作套路和模式,使得老人们深陷其中。

一些直播间靠低价货品或日用品走量,逐步培养老人们的购买习惯。还有直播间通过将价格极低的产品与高价商品混卖的方式诱导购买。

多位家属告诉记者,老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买这些高价假古董,此类直播间往往是通过低价生活用品吸引老人。

家属刘泊都(化名)说:“老人开始是买一些生活用品,后面引流到这些直播间,一听可以一夜暴富、价值连城,就跟着拍,而且每天都得拍,不拍前面的就不回收了。”

△老人在直播间高价购买的收藏钱币

02

虚构剧本、谎称“一夜暴富”

烘托购买气氛

通过剧本演绎或“一夜暴富”等话术,烘托紧张的购买气氛,也是此类直播间常用的套路之一。

“今天以几百元、几千元的价格拍下这些字画、纪念币等商品,几个月后主播团队将以几百万元的价格回收,今后将成千上万倍地增值。”这是吸引老人深陷直播间的常见话术。

家属王梅说:“他们的说辞是这个东西要藏起来,不能让家里人看到。过段时间,他们直播间的人会上门回收。现在是两千元拍的,到时候会升值到两百万或者几百万元,一夜发财致富。”

2024年10月,河南省长垣市警方披露的一起诈骗案,是通过虚构家庭矛盾的剧本,诱骗粉丝购买。

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张超介绍:“这个案子涉及的直播间,剧本一般是以卖惨为基础,称自己要离婚,手里有很多价值昂贵的古玩、文物,怕妻子分割他的财产,让粉丝们缴纳保管费,等他离完婚,他以保管费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回收。”

记者蹲守的一个销售玉石的直播间,上演的则是一场“PK大戏”。

连麦双方站在“对立”的阵营,输的一方,主播团队会随意贱卖其商品。号称上万元的手镯,主播几经降价,最终以200元上架。直播间数据显示,4分钟卖了4000多件。实际上,这只是价值几十元的普通东陵玉。

△主播“PK大戏”

随着消费者投诉的增多及监管加强,记者发现,不少主播通过所谓的信息差来打造自己的有钱人人设,让粉丝们相信,这些商品极具收藏价值。

03

不断开新店铺规避审查

家属维权退款困难

此外,直播间还引流至其他社交软件或不断开新店铺,分散资金流,规避用户举报及相关审查。

主播通过开小号、新号甚至引流至群聊等渠道,一方面使得购买金额过于分散,家属们退款困难;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逃避多方审查。

家属王梅建立的维权群里,这种情况十分常见:“确实是封了一部分直播间,但他会导流到另一个号上,换一个主播接着播。甚至有些主播加了老人微信,在微信上给他发链接,让他购买。”

△主播宣称当年宫廷里的传世珍宝,2020年拍卖过2.76亿元,直播间2870元上架。

在一起针对玉石直播间的打击中,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发现涉案团伙的直播间一周更换一次。

普陀分局真光路派出所民警顾赟权说:“正常直播间销售这么高金额的物品,要有担保金。他们担保金只交了五百元,只允许播一周左右。这个直播间停了之后,把账号注销掉,一周后还能重新注册,几个账号翻来覆去地用。”

家属们告诉记者,套路还远不止于直播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在家属找到直播间客服要求退货后,对方还试图联系她母亲,继续给老人“洗脑”。

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张超说,侦办案件的过程中,警方也遇到了主动联系受害者,对方仍不愿报案的情况。“直播间主播会告诉他不要拆开,也不要往外去卖,因为这些都是文物,不允许个人私自卖,这让报案人产生恐惧,有顾虑。”

△家属找到直播间客服要求退货后,对方试图继续给老人“洗脑”。

04

网络环境下

如何维护老年人权益?

那么,该如何有效将沉迷在直播间的老人拉回现实生活?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老人沉迷于直播间的假古董,反映出网络环境下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完善老年人网络消费管理之外,更需要家人、社会帮助老人对新事物树立正确认识。

杜鹏称:“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提高老年人对这些新销售模式的认识。既要加强防诈骗宣传,家人也要多关心老人,让老人与时俱进地更新他对社会的了解。”

从网络生态治理及直播内容管理的角度来说,多位专家认为,加强多元共治任重道远。

胡钢表示,对销售此类商品的直播间,还应加强行为监管,最终通过政策、法律的完善遏制乱象。

记者/周益帆

1 阅读:22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