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高楼”、吹“空调”、喝“鱼汤”……来看徐州丰县草莓的幸福生活

扬眼 2025-01-06 19:43:26

住着“高楼”、吹着“空调”、喝着“鱼汤”……丰县果树试验站二期,这里的草莓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走进徐州蓝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长在“空中”的草莓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鲜红的草莓整齐地生长在高架上,果实饱满,惹人喜爱。在玻璃温室内工人们忙着疏花疏果,用心呵护草莓植株;游客们也兴致满满,穿梭其间尽情享受采摘草莓的欢乐。

游客张玲艳告诉记者,“我也是听家人说,这里的草莓种在高架上,没有土,感觉很新颖,就想着过来看一看,没想到来到之后,这里的草莓口感也不错。”与传统温室大棚不同的是,这里的玻璃温室探索出高架立体栽培技术,让原本平地种植的草莓生长在空中,节省了空间、提高了产量,更便于管理和采收。

根不沾地、住着“楼房”,草莓植株生长的营养又来自哪里呢?公司负责人马驰揭开了谜底。“我们采用了椰糠进行无土栽培,并借助先进的水肥系统实现自动滴灌输送营养物质。这样一来,草莓植株就能在不沾地的情况下茁壮成长,同时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草莓还喝上了“鱼汤”。马驰解释说,他们种植的草莓主要使用一种名为“鱼蛋白”的有机液体作为肥料。“鱼蛋白”是将鱼肉、鱼骨粉碎后形成的,通过水肥系统滴灌到草莓根部。这种独特的肥料不仅让草莓长得更加健壮,还赋予了它们更加浓厚的香味和甜味。

在这占地3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里,处处充满了科技感。除了无土栽培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外,温室还搭载了物联网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机端进行便捷操作,就能对棚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智能化调控。这样一来,草莓就能始终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茁壮成长。

如今在丰县,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变了草莓的种植方式,也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现代化高效农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新型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有力引领着乡村振兴事业大步向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赵天

通讯员马强卓娅

校对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