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历史人物这事,真挺关键的,不用多说。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落下帷幕,解放军的兵力首次超过了国民党军。针对后续的军事行动,蒋介石立马在南京召集了高层将领开会。国民党内部会议上,针对当前“混乱不堪”的局面,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存续问题,出现了不少争议和讨论。作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傅作义掌控着数十万兵力,他的看法自然举足轻重。老蒋对傅作义确实很上心。为了表示诚意,他特意派儿子蒋经国和心腹何应钦去机场接人,给足了面子。对于蒋介石提出的东南行政长官一职,傅作义明确表态:"固守华北事关大局,撤往东南只是偏安一隅,历史经验值得深思!"傅作义的一番话,加上张治中等主张和平的人士的表态,让蒋介石改变了主意,不再坚持让傅作义带兵南下。这就引出了后来的平津战役,最终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了。这正是为啥挑选历史人物那么关键。
傅作义,189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他出生在动荡的年代,但幸运地获得了优质的教育。完成启蒙后,他顺利进入县立小学,并在15岁那年成功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就在那段时间,他开始接触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起义事件接连不断。太原同样卷入了这场起义,傅作义也投身其中,与清军展开了对抗。1915年,他结束了在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的学业,随即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深造。说起保定军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民国的前半段看保定,后半段看黄埔。”傅作义从保定军校一毕业,就选择回山西发展。没过多久,他就加入了阎锡山的部队,从少尉见习官干起。这个起点,确实不简单,他完全配得上。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傅作义因为战功显赫,赢得了晋军高层张培梅的赏识。仅仅一年时间,他就从普通军官跃升为团长,接着更是迅速攀升,一年内连升几级,最终成为中将师长。1928年,他率军攻打涿州,以弱胜强,迅速跻身国内顶尖将领之列,随后被提拔为天津警备司令。
在天津警备司令任上,他和刘芸生生结了婚。刘芸生生是安徽人,是个很有本事的姑娘。老公一天到晚都在忙军队的事,为了管好部队,他常穿士兵的衣服上下班,还时不时突然去基层部队看看,关心战士们的日子,家里的事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刘芸从小就得扛起家庭的责任,后来傅作义当上了绥远省的一把手,她也跟着搬去了绥远。"九一八"事件一爆发,傅作义就坐不住了。他琢磨着得为抗日做准备,防止鬼子随时打过来。于是他在老家搞了个训练基地,狠抓部队练兵,提升战斗力。刘芸生想帮丈夫分担负担,不光操持家里的事,还拉上几个有学问的朋友一起到训练所帮忙。他们教军官们读些有意义的书,提升大家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鼓舞他们和家人一起勇敢对抗日本侵略者。1933年,日本军队向长城一带发起进攻,傅作义率军赶赴怀柔指挥防守。他的妻子刘芸生也随军来到前线,组织了一支女子慰问团。她不仅在战地慰问受难的百姓,还协助军医救治伤员,承担起各种支援工作。战后,刘芸生与救护队的同伴们共同将300多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大青山脚下。随着敌军攻势加剧,丈夫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1936年,日军进犯绥远之际,她策划了一场舞会,盛情款待了国内外记者。这并非为了享乐,而是希望通过记者的笔触,向世界传递中国战场的真实情况,展现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刘芸生不仅是傅作义的得力助手,还在平津战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国民党在南京开完军事会议,刘芸生为了表明立场,也为了打消蒋介石的疑虑,立刻动身去了重庆,像人质一样留在了那里。在重庆期间,张伯苓负责照看刘芸生,但国民党特务无处不在。傅作义宣布北平和平解放后,刘芸生马上察觉情况不妙,决定乘飞机逃离。但刘芸生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抓住,命运堪忧。幸好毛主席和周恩来得知此事后,迅速下令采取行动,最终使她成功逃脱险境。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担任了水利部长的职务。他全身心投入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各项水利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总理对傅作义的工作十分支持,不仅经常过问水利建设进展,在接待重要外宾时也常常安排他一同出席。话说回来,傅作义起义后偷偷留下电台等装备,这事儿也不难理解。毛主席对此态度比较淡定。不过,他之前的国民党将领背景,在那十年里确实带来了一些麻烦。他特别擅长看准时机行动。1966年,傅作义和刘芸生生商量后,决定把家里的存款和一些财物都捐给国家,还打算换个小点的房子住。这么做,多少有点想保护自己的意思。周总理当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但依然婉拒了这个提议。邓颖超作为他的代表来探望,传达了总理的意思:“别搬了,国家会照顾你,听党的安排,踏实做事就行。”1973年8月,傅作义吃饭时突然咽不下去,去医院一查,发现胃里长了肿瘤,已经是晚期,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三个月。周总理知道后非常重视,指示要尽全力治疗。邓颖超也亲自到傅作义家,安慰刘芸生别太焦虑。1974年,傅作义因病离世,病情已无法挽回。邓颖超受周总理委托前去慰问刘芸生,并婉拒了她想搬家的提议。同时,周总理指示有关部门每月补助刘芸生100元,确保她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