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有一个规律,叫“好皮无好肉,好玉不带皮”,是指皮色和玉质往往难以两全。
但也有极少数籽料藏品,不但皮色好看,玉质也颇为亮眼。
今天分享的枣红皮白玉巧雕“笑弥勒”,就是这样一件有皮有肉、品相极佳的优质籽料。
名称:笑弥勒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重量:22g
尺寸:33*31*14mm
这件藏品由一颗小独籽巧雕而成,玉色柔和脂白,玉质细腻温润,肉眼不见结构,油性与老熟度表现良好。
皮色是非常老气的枣红皮,聚色到洒金过渡自然,色调深浅变化十分丰富,是块很开门的天然原色料。
有经验的玩家应该知道,这么好的重皮聚色料,玉质一般都会有些毛病,有的干脆就是非常粗糙的红皮肉青。
能有这种接近一级白的无结构荔枝肉,已经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有点好的太过反常了。
里面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颗小籽就是一颗标准的两面籽。聚色的部分有明显的僵,洒金皮的背后才是真正的细白肉。
之所以在雕刻过程中把弥勒佛设计在右下角,就是因为左边的石僵部分已经被完全抠掉了。
浓重厚实的聚色之所以能够形成,玉质底子偏松就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带僵的籽料,僵皮的部分就是皮色沁入的大门。
相比之下,另一边洒金皮背后的细白肉,明显更适合进行雕刻。之后再用云纹掩盖住聚红皮下的微小瑕疵,可以达到很出彩的效果。
苏工的这种雕刻方式,充分利用了皮色和玉质的双重的优势,将一颗小籽两面的料性特征都完整表现出来。
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件玉质白细温润、皮色浓艳饱满,从外到内都堪称完美的精品小籽料。
所以对这颗小籽来说,不但玉质和皮色的表现毫不反常,反而更能证明二者存在的冲突关系。
好皮的地方玉质已经无法利用,好玉的部分皮色却是相对平庸的洒金皮,即使是同一块小料也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强调一下,很多玩家因为不了解原籽的特性,看到类似的籽料藏品,都会发出“还不如不雕,玩原石更好”的感概。
毕竟原籽的价格一涨再涨,如果是很完美的玩料,也许确实会比类似的雕件更有收藏价值。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用于雕刻的籽料都是一些瑕疵颇多的做料,原石的最初品相常常惨不忍睹。
就拿这颗小籽来说吧,一面是满红皮,另一面却是半僵半玉。如果仅仅去看原籽,就是一块很普通的单面皮色料。
但是在雕刻师的巧手设计之下,成品的效果却是皮肉双优,完全看不到原本的僵性的精品,如果不专门说明甚至都无法理解。
只看成品去想象当初的原石,看每颗籽料都是玩籽,看漫天遍地都是玩料,张口就是不如不雕……
如果是这样以为,那才真是傻的可爱了。
自由飞翔
很贵吧
天工乐物 回复 10-15 18:58
您好,克价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