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致陆地面积变大,航天员能量餐揭晓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德赛科技 2024-01-09 17:14:55

据日媒报道,发生在能登半岛的地震已经导致168人遇难,导致323人下落不明,此前,日本石川县轮岛市曾发出了避难指示,当地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

就在日本地震的消息频上热搜时,日本国土地理研究人员通过卫星观测数据发现,能登半岛在短短几天内,沿岸海底就出现了隆起露出海面的现象。

轮岛市皆月湾一带的海底隆起了4米,海岸线向海中推进了大约200米,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航空摄影分析,珠洲市至轮岛市沿岸地区的陆地面积扩大了约240公顷。

广岛大学地理学副教授后藤秀昭称:“这类导致地形改变的地震几千年来在这个地方发生过很多次。”

看到这里不禁会有人产生疑问,怎么不降反升呢?

有专业的博主对此做了分析,从地理构造上来看,日本的关东属于北美洲板块,关西则属于欧亚板块,从表面上看,日本似乎横跨了两大板块,但是其实在地底下还有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垫着,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被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向上拱着,导致日本全境升高。

本次地震是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挤压欧亚板块的结果,所以导致欧亚板块中的能登半岛地区的局部被抬升了。

那么岛国到底会不会因为板块运动而引发下沉呢?

2006年,日本拍摄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讲述了地质学家发现由于地壳变化,整个日本将在380余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想方设法化解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的故事。

日本群岛东部是世界上海沟最多最深的地方。从北向南有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南海海沟、冲绳海槽等,这些海沟都深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

有科普博主回答了关于“日本岛会不会沉没”的疑问:日本列岛下沉到海沟之中的可能性不大。

不仅如此,还有陆地面积抬升变大的可能。

“凡是地球上地质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大多是隆起为山脉,如果是在海洋中,则会上升为岛屿,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撞击挤压形成的,日本诸岛也是如此。”

由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属于大洋板块,它们对亚欧板块北美勘察加板块有抬升作用,正因如此,才有了狭长的日本诸岛。

而大洋板块下面的熔岩通常会移动到大陆板块的边缘,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日本诸岛会越来越大。

近些年来,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地质学家也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列岛会在一系列地质活动中变高变大,结合本次地震出现的情况,日本岛有继续抬升的可能,面积也会变大,淹入太平洋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这种抬升的变化也非常缓慢,也许得等到几千年几万年后才能有明显的变化。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最多的就是地震,这是大家对它最直观的印象,还有就是动不动“漏”一下核污水。。。。。

曾经由日本网友在公众号上表示,自己对地震都已经免疫了,最害怕的是地震后引发的火灾和海啸、滑坡等。

很多日本人家里都会准备一些急救包和一些保质期很长的食物等,学校里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进行科普教育。

可选择的食物参考航天员能量餐,除了应对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平时也可以用来当作早餐。

能量餐的抗饥饿的能力毋庸置疑,一般4小块就可以抗4个小时,而且它的保质期长达3年之久,很适合用来做应急食品。

航天员能量食品,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让人饱腹感更强。

自从日本地震以来,浏览了诸多帖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天灾远远不如人祸可怕,懂得都懂哈,不太明白的网友可以看以往的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0 阅读:156

德赛科技

简介:分享有温度的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