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不过一边陲小国,为何隋炀帝冒着隋朝覆没的危险,也要坚持灭高句丽?唐太宗也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公元598年,高句(gou)丽进攻辽西,隋文帝杨坚便派遣30万大军进攻高句丽,然而因为士兵非战斗减员严重,高句丽也遣使谢罪,杨坚只得罢兵。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便开始厉兵秣马,完成父亲没有达成的军事目标,于公元612年征调113万士卒,200万民夫,打算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战争规模之大,整个中国古代都极为罕见。 然而由于高句丽城池比较坚固,隋军远道而来,在战场上十分被动,最终大败而回。 杨广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在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失败后,于第二年决定亲征高句丽,然而在双方僵持阶段,国内发生叛乱,隋炀帝不得不仓皇撤军。 第三年,隋炀帝再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打击,然而由于国内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高句丽此时由于疲于战争遣使请降,杨过便下令撤军。 正是因为连续动用数百万的人力,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才导致隋朝国力受挫,有历史学者干脆认为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与高句丽之战拖垮的。 如果隋朝杨坚与杨广父子不惜亡国也要打高句丽,说他们是穷兵黩武,然而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却这样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为什么隋唐两朝的帝王都视高句丽如猛虎,不惜一切代价都要灭掉高句丽呢? 其实很好理解,隋唐都是依靠关陇集团崛起的,关陇集团北魏时期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 众所周知北魏是一个鲜卑化的政权,而高句丽占据的地盘,基本都是鲜卑人曾经活动的地区,在鲜卑人向南发展后,留在这里的扶余人不断兼并周围的政权,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并且一直试图复制鲜卑人的成功路线,打算由北向南,入侵中原。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隋朝还是唐朝,他们都太清楚鲜卑人的发家史,因此,他们必须要将这种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中,事实上,无论是隋文帝、隋炀帝,还是李世民的担心都不是多余的。 在鲜卑人南下后,也就隋唐抵挡住了来自东北渔猎民族的威胁,自唐朝以后,从五代十国到封建统治结束,来自东北方向的敌人都是十分强悍的,比如辽朝的契丹,与金朝的女真,再到清朝的满族,都有一统天下之势。 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已经逐渐发展为很强的一个政权,实力完全不输于鲜卑时代在东北的政权,并开始频繁介入到中原争霸当中,在北周进攻北齐时,高句丽就借兵给北齐。 在隋朝建立后不久,高句丽便开始与正在崛起的突厥取得联系,似乎随时有可能向南发展。 杨坚与杨广都是很有远见的帝王,自然不可能坐视高句丽在眼皮子底下搞事情, 事实上,隋唐选择在7世纪前后这个时间节点发动对高句丽的进攻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在6世纪时,正是高句丽的巅峰时期,拥有50多万军队,还是以骑兵为主,恰逢此时,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王室间纷争加剧,到公元550年左右,高句丽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南部受到百济和新罗的反叛,高句丽一下子失去朝鲜半岛中部极具战略意义的江汉流域。 也就是说,在隋朝建立前后的高句丽,正处于一个内忧外患时期,在公元597年,高句丽联合靺鞨调集20万大军,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所以才有了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派遣30万大军第一次征讨高句丽。 尽管隋炀帝杨广在三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时耗尽国力,引发国内农民起义,最终使得隋朝统治崩溃,却并未能吓退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打高句丽的信心。 经过贞观年间的发展,唐朝内部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在对外战争上相继取得了攻灭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汗国,四夷威服的效果。 在这个阶段,唐朝并没有针对高句丽,使得高句丽获得了喘息之机,缓过劲的高句丽一直试图重新让新罗臣服,新罗自知不是高句丽的对手便决定拉唐朝入局。 公元643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高句丽图谋断绝其与唐朝的通路,唐太宗便派人出使高句丽,使其停止对新罗的侵蚀,却遭到高句丽的拒绝,唐太宗便以此为借口,决定发兵征讨高句丽。 公元644年,唐太宗调集大军开始征讨高句丽,并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就连唐太宗本人也认为没有攻灭高句丽,因此感叹说,如果魏徵还活着,一定不会让他攻打高句丽。 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行骚扰,使高句丽疲于应对,几年后,高句丽政权便会因粮荒而土崩瓦解。 经过连续多年的骚扰后,高句丽国力日渐下滑,到唐高宗时,薛仁贵在横山大破高句丽,不久又派苏定方联合新罗攻灭百济,使得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的境地,最终彻底将高句丽击败,并将高句丽的百姓强行迁入中原内地,高句丽政权彻底灭亡。 你认为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连续发动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是必要的吗?
高句丽不过一边陲小国,为何隋炀帝冒着隋朝覆没的危险,也要坚持灭高句丽?唐太宗也说
何以为知吖
2025-01-07 16:33: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