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编辑王彬张瑜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近日,杭州市建兰中学新一期智慧父母研修班(以下简称“父母班”)开营,不大的教室内坐满了近百名家长。来听课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三下班后匆匆赶来,只为学习如何“做父母”。
在这里,父母的教育理念被重塑,家长们表示经历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共情孩子的压力,第一次体验被大声吼叫,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指导老师通过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等方式,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亲子交流问题一一模拟、解答。
在父母“速成班”,家长们都在学什么?课程又能否解决真正的家庭教育难题?
详情点击>>
潮声丨父母“速成班”火了,能缓解养娃焦虑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合格的父母能“速成”吗?
在这个智慧父母研修班里,父母的教育理念被重塑,家长们表示经历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共情孩子的压力,第一次体验被大声吼叫,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指导老师通过情景演练、互动问答等方式,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亲子交流问题一一模拟、解答。
媒体把这称为父母“速成班”,让家长在“速成班”里学会当父母。但其实,这并非父母“速成班”,而是学校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2022年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这所学校推出的智慧父母研修班,是学校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具体实践,其采取的情景演练、互动问答方式,避免了家庭教育指导变为单向的灌输、说教。
每所学校都应该重视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引导家长怎么“做父母”。但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教育指导,不是只给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理念,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合格的父母,不可能靠参加一个研修班,就“速成”,而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尽到对孩子的监护与引导责任。
不少家长参加此次研修班之后感慨经历了很多“第一次”。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这些家长已经是中学家长,不是幼儿园、小学家长,而共情孩子、不能对孩子采取大吼大叫的粗暴方式,这是作为一个家长的基本要求。这是他们在孩子很小时就应该明白的。可直到孩子在上中学时,在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中才“恍然大悟”,这体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也折射出之前幼儿园、小学并没有尽到对家长进行相关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一些初中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都与父母(监护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有关。
当前,很多家长是在孩子出问题后,才想到怎么矫正孩子的问题,而且,希望很快就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这是欲速而不达的,矫正孩子的问题,需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做起。而同样,家庭教育是不能“速成”的,有的家长希望能马上改变和孩子的关系,能快速掌握“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但要做合格家长、优秀家长,没有什么“高招”,需要的是父母花时间陪伴孩子,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