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出现了一位“最牛钉子户”,坚守七年间,甚至不惜将自家大门焊死,足不出户长达500天,生活废弃物堆积如山。这场人与城市改造的较量,究竟谁会妥协?
徐来喜,这位被冠以“最顽强钉子户”称号的老者,以他的坚守,让南京鼓楼区的主干道改造计划陷入僵局。他守护的那座历经六十余载风雨的老房子,成为了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力场。他的倔强,不仅令改造工程停滞不前,更导致路段拥堵,周边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表明决心,徐来喜亲手用钢筋焊封了小楼的前后门,窗户也遮上了雨布,更在白布横幅上赫然书写“本房不卖”四个大字,以示其坚守之决心。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他从未动摇。实际上,徐来喜的家庭状况颇为特殊,与妻子离婚后,他只拥有二楼1/6的房屋使用权,且因已购置经济适用房而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开发商提出的30万元赔偿款,对他而言显然难以接受。
在这场漫长的坚守中,徐来喜焊死了自家的楼梯,将自己封闭在二楼的空间里。他如同孤岛上的隐士,500天的足不出户,食物靠亲友送达,生活陷入困顿。尽管房间里有电脑、电视和空调,但因缺乏电源,他只能依赖一块太阳能板为手机充电,以此了解外界的信息。
面对徐来喜的坚守,开发商最终选择放弃协商,转而寻求在不搬离其家的前提下进行工程改道。然而,这样的决策给城市规划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原本规划的双车道在徐来喜家附近只能修成单车道,导致交通拥堵,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直至2016年工程完工,那座破旧而孤独的双层自建楼依然倔强地屹立在那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扎眼的风景。徐来喜的坚守,虽彰显了个人的执着与勇气,但也给城市规划和周边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信源来源:南京“最名副其实钉子户”:我的确是被逼无奈·央视电视新闻 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