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2025年首个工作日,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广州南沙举办了“开年第一会”,通过发布一揽子重磅政策,达成多项签约合作,对外释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根基的鲜明信号。
南沙明确要全面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无论对企业还是人才,新政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和支持。而在新政之外,这些创新主体正以鲲鹏图南之志,携手南沙共赴科技产业互促双强的新征程。
为鼓励技术创新,南沙将实施“五个十”行动计划,即突破10项前沿技术、制定10个标准规范、打造10个应用场景、培育10家示范企业、建强10个科创园区,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的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
多方位扶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在南沙科学城的带动下,以汽车和航运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南沙,近年来锚准深海、深地、深空等战略前沿领域,全力向“芯晨大海”产业集群进军。
挺进深海是南沙使命,也是南沙有机会率先成为科创策源地的领域。目前,南沙已搭建起以广州海洋实验室为龙头,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和大洋钻探船为核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院大所为支撑的“1+2+N”海洋科创平台体系。临港装备已成为南沙的一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去年年底,一场“鲲鹏图南湾心筑梦——媒体南沙行”活动,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从业者走进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从这里出发,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去年已正式入列,将助力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原始创新对于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谁能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领先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南沙加码发力,在大会现场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创新驱动27条”),对原始创新予以多方面支持,并突出产业创新的核心方向。例如,围绕南沙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按上级立项金额的1:1给予最高2000万元配套支持等。
现场,南沙还与广东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完成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南沙联合基金签约。这是广东首只省区联动基金,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南沙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这足见南沙对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
吸引更多会创新的企业家型人才
在南沙,青年人才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早已数见不鲜,青年创新创业的成果也遍地开花。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是这样的“腹地”。在校园中,该校人工智能专业在读博士生、广州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郭伟钰手持着一副黑色智能眼镜向全国媒体展示,它外观看似普通,却吸引了现场嘉宾体验。“这副眼镜可以一键录音并形成会议纪要,还可以实现同声传译,将内容转译成上百种语言。”郭伟钰介绍,该智能眼镜搭载项目团队基于LLaMA模型开发训练的大语言模型,重量仅约20克,比大多数高度数眼镜轻便。郭伟钰是该校首批博士生之一,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创新创业是他扎根心底的梦想。“老师为我的创业方向提供了大量可行方案。眼镜是相对高效的信息载体,在大湾区的产业供应链也足够完善,因此最终确定了智能眼镜这个项目。”最终,梦想的种子在学校实验室里成功孵化。
截至2024年11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孵化类似的师生创业项目超百个,其中已注册公司超60家,有29家选择落户南沙。另一个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沙全区区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15人、区级以上项目团队1768个,近三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约占广州三分之一,近五年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
这可谓南沙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发展路径的一个典型案例。接下来,“创新驱动27条”将进一步提供政策支持。其中,为鼓励技术创新,南沙将实施“五个十”行动计划,即突破10项前沿技术、制定10个标准规范、打造10个应用场景、培育10家示范企业、建强10个科创园区,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的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
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是南沙的特色与优势,南沙将对与港澳共建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引育创赛获奖港澳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此外,南沙还将实施“图南之志”青年创新创业计划,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新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南沙是我们发展的摇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创新驱动27条”等政策,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型人才到南沙来。
推动潜力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
2010年,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凌制冷”)落户南沙,是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全球七大制造基地之一。在南沙的政策牵引与产业支持下,华凌制冷开启制造转型升级战略,2015年研究自动化、智能化,于2020年成为美的集团第一家“全球灯塔工厂”。公司年产值从2018年65亿元增长到2024年138亿元,连续6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开年第一会”上,华凌制冷入选2024南沙突出贡献企业20强,公司总经理蔡耀武作为代表,分享了这个与南沙14年来携手共进的故事。在南沙,这样的企业荣光不胜枚举。“把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2024年以来,南沙持续释放这一信号,推出“优化企业服务16条”,首次召开全球招商引资引智大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此次大会也不例外,南沙发布了《广州市南沙区关于推动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政策措施》(简称“双倍增”政策),将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壮大,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精准配置。
“双倍增”政策包括“五点十六条”,核心政策为支持试点培育企业规模倍增,激励梯度培育企业完成相应的规模“倍增”目标,并辅以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保障企业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全力推动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双倍增”。例如,针对试点培育企业规模倍增,南沙将对不同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根据其增长情况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在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方面,南沙将对产值首次突破特定规模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企业互相采购、协同发展,最高奖励300万元。聚焦企业投资增效,南沙将采取七条措施,最高奖励5000万元。在蔡耀武看来,“双倍增”政策的落地,会使南沙周边的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完善,有利于包括华凌制冷在内的企业进一步提高产能,突破发展瓶颈。
今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实现之年、南沙建区20周年、南沙自贸片区挂牌10周年,意义重大。“这次大会也是一次诚挚邀约”,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我们在此动员各位科学家、企业家和南沙的广大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投身到南沙创新发展的热潮中,希望大家继续把握南沙发展的风口,共同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