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月6日文章,原题:新研究:中国对鲑鱼的需求将如何重塑全球海鲜市场中国对养殖大西洋鲑鱼(通常被称为“三文鱼”——编者注)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的大西洋鲑鱼同比增长46%,其中冰鲜大西洋鲑鱼进口同比增幅达63%。这种显著增长正在重塑全球海鲜贸易。来自英国、挪威、智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商都在竞相满足这个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努力养殖三文鱼的行动面临重大挑战,凸显需要用虹鳟等替代品来满足国内食客对此类海鲜美食与日俱增的需求。2018年发生了一个重要转变,当时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将虹鳟列入“常见三文鱼”之列。虹鳟在外观和大小上与大西洋鲑鱼相似,不仅肉质紧实滑腻,还呈现出相似的橙粉色。无论从营养还是从烹饪和处理的方式来看,这两种鱼都存在相似性。
中国为构建国内三文鱼养殖产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技术和环境限制,相关尝试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成功。这也为中国国内虹鳟养殖业留下一个可以填补的空白。2022年,中国生产3.7万吨虹鳟。与国际生产水平相比,该产量相对较小,但考虑到虹鳟在中国是一种新的养殖种类,不同于鲤鱼等传统种类,这依然值得人们注意。
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为中国扩大虹鳟产量提供了可能性。就替代大西洋鲑鱼来说,虹鳟养殖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本地采购方式,可以减少与进口相关的碳足迹,同时确保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食材选项。中国发展健全的国内虹鳟产业不但可以提高粮食安全,还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在农村地区创造经济机会。
随着虹鳟在中国海产品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者偏好、环境问题和经济机会之间的关系或将反过来塑造全球鲑鱼贸易的未来。如果国产鱼类在中国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欧洲、加拿大和其他出口地区的鲑鱼生产商可能将面临重大挑战。这将迫使他们重新考虑其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尽管中国要实现创建国产三文鱼产业的目标并非易事,但虹鳟养殖业为中国的高档海鲜行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实用解决方案。(作者戴夫·利特尔、毛萨姆·布达托基,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