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董兆瑞)记者从海淀区两会上获悉,2025年,海淀区将继续发力具身智能领域,推动具身智能研究院、具身智能创新平台启动运营。同时,支持6G技术创新,依托中关村泛联院筹建北京6G实验室。
在人工智能领域,今年海定区将支持中关村学院、智源院等开展技术攻关并承接成果转化,聚焦新一代世界模型、通用智能体、非Transformer架构等方向率先布局。夯实基础底座,加快建设智算产业链,推动算力资源跨域调度,用好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优势,推动数据产业与区块链协同发展。
同时,海淀区还将建设全景赋能高地,以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为试验场,推动城市智能体数智赋能;深化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创新生态高地,深化东升AI原点社区、AI+示范园区“一南一北”创新生态圈建设。
在重点产业方面,围绕医药健康领域,海淀区将推动清华医学园区和清华药学院孵化平台建设,围绕北大系医院、西苑医院等建立“一院一区”新模式;整合数据资源,推进AI对新药研发、生物制造、智能诊疗的赋能,加强与外资企业联动;谋划合成生物中试平台、医疗器械培训平台等。
围绕集成电路领域,海淀区将落实集成电路创芯引领计划,布局先进封装、测试产业链;支持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两核一桥”(其中“两核”是指经典核“南湖”、高性能核“昆明湖”,“一桥”是指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片上互联网络NoCIP“温榆河”)研发及RISC-V+AI产业化工作;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园二期产业集聚。商业航天方面,加快建设卫星小镇,支持星辰未来研究院建设太空算力星座。
此外,围绕科学仪器领域,海淀区将加快培育壮大高端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具身智能方面,完善“大脑、小脑、本体”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具身智能研究院及产业创新平台,规划具身智能园区;打造具身智能等标杆场景。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6G、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