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明代皇家墓园揭开面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8 15:33:13

香山脚下四王府村,一片近4万平方米土地下掩埋的时光秘密重见天日——经过考古人员历时一年多的发掘,东部、中部、西部三座明代墓园轮廓渐渐清晰。它们均坐北朝南,前方后圆;形制和结构完整,营造工艺也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

“此次考古发掘是北京地区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对明代皇家墓园进行科学揭露。”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张利芳说,三座墓园级别仅次于明代帝陵,对研究明代陵墓制度、营造制度、丧葬礼制等均具有重大价值。

■喜讯传来地下埋藏着大型墓园

先勘探,后建设——根据《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旧城之外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应当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基于这一规定,2022年6月,四王府村一项目建设前的勘探工作启动。

“勘探之初,我们在最西侧发现了一个裸露在外面的盗洞,从盗洞观察到的信息来看,墓葬规模很大。从形制推测,应该是一处明代墓葬。”张利芳说,根据文献记载,明代有资格在西山附近埋葬的人物都不一般。她和团队初步估测,墓主人的等级很高,可能是个贵族或重臣。

紧邻山下,地层之上大小石块堆积,勘探工作并不容易,但“洛阳铲”还是一次次带回了喜讯:通过分析洛阳铲带上来的土样,考古团队发现,地下埋藏的不仅仅有墓葬,还有享堂、围墙等地面建筑。这样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型墓园,在北京地区并不多见。

■证据浮现墓主人与明皇室有关

那么,这片土地究竟封存了怎样的历史?初步勘探之后,张利芳带领团队一铲一锹地开始了更细致的追问。2022年底,更加系统的考古发掘开始了。

回想起第一次进入东部墓园内2号墓葬时的场景,张利芳依然记得当时的震撼:四壁、墓顶使用了“磨砖对缝”工艺——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级建筑工艺,该工艺使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只有皇家工程或官式建筑才会使用这样的工艺。“皇家墓葬”的猜想第一次冒了出来。

接下来看到的一幕为张利芳的猜想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墓室摆放着一套宝座和石供座,与定陵的样式、形制极为相似,这意味着墓主人的确与明代皇室有关。

然而,遗憾的是,考古人员并未在墓中发现墓志。

■谜团解开三座墓园真容渐显露

2号墓葬主人是谁?就在考古人员没有头绪的时候,同一墓园内的3号墓葬给出了线索。在3号墓葬内,考古人员发现了墓志,确认其墓葬主人是明万历皇帝四女儿云梦公主。

“两处墓葬位于同一墓园中,证实2号墓葬也应是皇室成员。从位置上看,2号墓葬位于墓园的轴线上,3号墓葬位于墓园西侧,说明2号墓葬主人的身份比云梦公主还要尊贵一些。”张利芳与同事化身侦探,开始了抽丝剥茧的推理。

墓顶形制传递给团队一把解开谜团的钥匙:2号墓葬的墓顶为仿屋式顶,根据文献记载,这种形制多用于妃嫔和皇室男性成员的墓葬中。

团队边推敲边排除:如果2号墓葬的主人是妃嫔,与公主葬于同一墓园的妃嫔只可能是公主的母亲,而云梦公主的母亲王恭妃的陵墓早已被迁到了定陵。

因此,团队更倾向于认为,2号墓葬主人为一位皇子,且死亡时间与云梦公主相差不多。根据以上线索,团队最终锁定,该墓主人很可能为万历皇帝的次子邠哀王。

东部墓园考古发掘突飞猛进的同时,西部墓园、中部墓园的真容也渐渐显露。

其中,破解中部墓园4号墓葬主人的身份几乎毫不费力,出土的墓志显示,墓主人为明嘉靖皇帝裕嫔王氏。

在发掘过程中,张利芳明显感觉到,西部墓园内的1号墓葬规模最大,可能不是单人墓;且该墓建造的工程质量稍显粗糙。因此,团队分析,西部墓园大概率为明代妃嫔合葬园寝。

当然,要确认合葬妃嫔所处的具体朝代,考古团队还需要更多的线索。

■探究继续让文物讲述更多历史

目前,考古团队对皇家墓园的田野发掘告一段落,但对历史的探究却远远没有结束。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站内的铁架上,从明代皇室墓园出土的文物佩戴着“身份证”,正等待工作人员为其进行体检、修复。

“这5件是一组,香炉在正中间,两个烛台分置两旁,两个花瓶又分别摆放在烛台旁边。”张利芳走近铁架,向记者介绍出土文物。

除了整理、保护、分析出土文物,张利芳的研究计划还有一长溜。在她看来,地面建筑的发现是此次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之一,“完整的墓园为人们了解皇家陵墓制度和营造制度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报记者牛伟坤

0 阅读:13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