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11日,胡宗南带着一众将领在汉中机场迎候宋希濂,蒋介石在西南的主力,大部由这两人掌握,他们这次会面,策划了一个惊天计划。 两天前,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从总部驻地恩施飞到重庆,向西南军政长官张群汇报军情。 放弃西安、关中,退守秦岭一带的胡宗南,得知黄埔一期的同学宋希濂到重庆后,当即打电话邀请前来会面。宋希濂比胡宗南要小十一岁,在蒋军黄埔一期生中,是继胡宗南、关麟征之后,第三个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也是集团军总司令中,最年轻的一人。 论名气,宋希濂不如胡宗南这个“天子第一门生”,地位也差一些,但少年成名的他军事指挥才能明显要更强,办法也更多。屡战屡败,焦头烂额的胡宗南,急需宋希濂给他出谋划策。 8月11日下午,宋希濂乘坐小飞机降落在汉中军用机场,胡宗南带着亲信盛文、罗列等一众亲信将领提前迎候。向来眼高于顶的胡宗南,这次给宋希濂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盛文、罗列等人知道胡宗南有要事和宋希濂密谈,在接待宴结束后,纷纷识相的告辞离开。在众人散去后,胡宗南将宋希濂带到一个小房间密谈。两人从傍晚七点,一直谈到了凌晨近两点。 胡宗南对战局很是悲观,对宋希濂直言,说他手上号称有三十余万之众,但有超过一半的部队都是新编练的或歼灭后重建的,可堪一用的部队仅有十余万。 宋希濂的情况更差,他的十几万部队,除了第二军有战斗力外,其余都是架子军、师,战斗力很差。 即便如此,胡宗南、宋希濂集团,已是老蒋妄图拒守西南仅有的两张“王牌”。胡宗南、宋希濂在盘点手上的兵力后,认为在解放军进攻西南时,是毫无胜算的。 宋希濂在1941年率十一集团军驻守滇西,至1944年滇西反攻后期被调离,在那里待了三年多,对滇缅的风土人情等非常熟悉。 苦思之后,宋希濂提出一个计划:既然在西南决战是必输不可,不如尽可能的将主力转移。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滇西,是最好的去处。 胡宗南问:“滇西怕是也守了多久?” 宋希濂说:“只要有足够的部队,在滇西依托高黎贡山、怒江天险,应该是可以守一段时间的。即便战事不利,也可以退入缅甸。缅甸军力孱弱,别说大军进入,派一个军去都可控制局面。” 胡宗南听后大为振奋,拍着宋希濂的肩膀说:“荫国老弟,还是你有办法,这个计划我全力支持。” 接着,两人就“滇缅计划”的细节进行了讨论。胡宗南部在陕南、秦岭一带,宋希濂部在川东防线,若要将主力撤去滇缅,首先要打通道路,控制住西康。 西康是刘文辉的地盘,驻守的兵力约二万余人。宋希濂和胡宗南商定,两人各派一个主力军,进驻西康外围,在时机成熟后,以武力手段强行解决刘文辉,夺取西康。在占领西康后,等到解放军大举进攻西南时,宋、胡两部除留少量部队阻击外,主力迅速向西康集结,进而撤往滇西的龙陵、腾冲、保山,依托这三地及天险,形成所谓的“三角防御地带”。 计划的内容主要由宋希濂制定,但胡宗南明显更为兴奋,毕竟他掌握的兵力更多,若能实施是最大的受益者。 整个“滇缅计划”,核心就四个字“保存实力”,主力入缅是最后一步。宋希濂、胡宗南对和解放军交手,心理阴影很大,但对缅军可是极为轻视的,整个计划中,对入缅时遭遇抵抗几乎是未加考虑的。 尽管胡宗南、宋希濂对计划很满意,但几十万大军的转移,若无老蒋的点头,也是断不可能的,两人一合计,估计老蒋近日会到重庆督战,约定到时候一同去汇报。 8月25日,从台湾经广州飞到重庆的老蒋,在官邸召见了胡宗南、宋希濂。对这两个手握重兵的学生,老蒋的态度比召见其他将领时,要和气的多。可当两人讲述了“滇缅计划”后,老蒋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老蒋气冲冲的指责,说在四川决战的话,少不了要依靠刘文辉、杨森、孙震等川军部队。仗还没开打,就想着去抢刘文辉的地盘,这让其他带兵的将领怎么想? 胡宗南说:“刘文辉不可靠,让他的部队占据西康,若在战事不利大军后撤时有异动,那就麻烦了。” 老蒋说:“这个时候,更应该让刘文辉等人安心,此事不必再议。” 胡宗南、宋希濂只得退而求其次,提出不以军事手段解决刘文辉也可以,但应在川南的乐山、峨眉等地增调兵力,保证西撤的安全。 见两人一味想保存实力,强压怒火的老蒋再也忍不住了,劈头盖脸的臭骂起来。 老蒋说:“你们未战先怯,不是我的学生。从长远来看,广东、广西都是守不住的,西南人力、物力充足,是最后的基地,如果放弃了西南,那么就失去了反攻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必须保存这一地区。” 胡宗南、宋希濂战战兢兢,不敢再坚持。老蒋骂完后,又以言语安抚,先对胡宗南封官许愿,说准备让他兼任西南军政副长官,实际主持军政公署事务。 接着,老蒋又让宋希濂务必坚守川东防线三个月,并决定以第二军为基干,新组建一个兵团,以加强宋希濂集团的实力。 见完老蒋出来后,胡宗南和宋希濂对视后,心情复杂,两人寄予希望的“滇缅计划”,还未实施就告流产了。
1949年8月11日,胡宗南带着一众将领在汉中机场迎候宋希濂,蒋介石在西南的主力
史行途
2025-01-08 22:40:53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