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咖啡馆将放开抽烟?曲解误读!

潇湘晨报 2025-01-09 09:21:00

1月20日起,修改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将实施,其中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中第一项删除了原先的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5处场所。对此有人理解为“饭馆咖啡厅今后都不禁烟”,甚至有人就此猜测这样的“松动”与财政税收相关。

这样的联想显然误读和扭曲了法规修改的原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广泛被认可的科学常识,在餐厅、咖啡馆等非私人场所抽烟,就是侵犯他人健康权,严格控烟应成为社会共识,毋庸置疑。

那即将实施的法规修改又是怎么回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早在1987年就已颁布实施,从其管理方式和对应罚则中不难看出,该条例依托卫生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对公共场所进行的卫生管理和监督。随着近年来改革不断推进,为减少对餐饮企业重复发证、重复监管,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调整餐饮服务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决定》,就已明确取消地方卫生部门对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4类公共场所核发的卫生许可证,有关食品安全许可内容整合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许可、统一监管。

此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内容调整,其实就是对已不在条例管辖范围内的内容进行清理。数位法律专家也明确表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主要适用于卫生管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场所”,不能定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公共场所”,也不适用于一般的控烟的执法范围。

虽然原卫生部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对于禁止吸烟有了一系列规定,但作为“实施细则”一般是对上位法内容在执行层面进行细化,这条规定缺少上位法依据,也没有对应罚则,只能是一个倡导性条款。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控烟法规,但全国多个省市已有地方立法,上海正是其中典范。2010年3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就已生效实施,两次修订后更被称为“最严控烟令”,社会上直观地称为“凡顶上有盖皆不可吸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改动同样不会影响地方立法的实施,虽然同为“公共场所”,但在两部法规中所代表的意义和范围是不同的,上海的控烟条例里禁烟场所还包括楼道、电梯以及室外如公交车站等一些公共场所。地方立法在上位法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趋精细和严格,餐厅、咖啡馆依然不能抽烟。上海地方立法虽然没有给出公共场所的定义和范围,但明确规定了餐饮业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执法。事实上,多地的控烟法规几乎都建立了多部门执法机制。

对于“餐厅、咖啡馆放开抽烟有利税收”同样是无稽之谈。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最新研究《上海全面无烟立法对吸烟行为和宏观经济结果的影响:一项双重差分分析与建模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表明上海实施严格的公共场所无烟立法不仅能显著改善公共健康和空气质量,还能产生正向经济收益。宏观经济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全国范围内实施类似上海的全面无烟立法,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加0.04%至0.07%,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健康效益提升、医疗费用节省以及人力资本提升。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餐厅、咖啡馆开放吸烟能否吸引烟民更频繁消费未可知,但一定能让绝大多数不吸烟的消费者避而远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图景。这样的争论与误解也提醒我们,严格控烟、公共场所无烟成为社会共识,还需要进一步阐释与推动,并让共识成为自觉。

0 阅读:415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

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