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精彩无限
“一平米博物馆”,让藏品“走”到学生身边
光明日报记者张亚雄
最近,“一平米博物馆”正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热门打卡地。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设在校园里、占地极小的微型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以这种方式入驻校园,引来学生们争相围观、热情讨论、研学新知。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以越来越多的方式有效衔接。一些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把校史馆、博物馆和课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馆藏资源;也有一些知名博物馆把展览搬到学校,以“一平米博物馆”等形式在校园落地,帮助青少年科学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占地仅一平方米左右的博物馆,能有什么样的藏品展出?学生们又能在这一方天地里获得什么样的神奇体验?如何更好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让博物馆与学校联动育人?“一平米博物馆”,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客航天科创空间青少年科普馆,孩子们在观察光压传动试验。鲍赣生摄/光明图片
走进校园博物馆藏品这样“活”起来
飞鸟、游鱼、恐龙化石……这些往常需要去博物馆才能看到的真实藏品,正在从上海科技馆陆续进入当地中小学校,成为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走进上海松江四中初级中学的教学楼,一眼便能看见大厅里的“一平米博物馆”。这方小巧精致的天地里布设着栩栩如生的标本,辅以展板,帮助同学们了解从恐龙到鸟类的演化历程,还为大家澄清了一个模糊认知——翼龙不是恐龙;有着鸟类“祖先”之称的始祖鸟却可能不是鸟而是恐龙。
这样的“一平米博物馆”,在上海的中小学里越来越常见。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介绍,自2024年4月启动以来,“一平米博物馆”以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为基石,融合中小学科学课标,利用校园现有空间,以“场景式、主题化”方式打造出小、微、精的特色主题式展览。
“布展完成后第一天早上,我发现同学们似乎没什么感觉,步履匆匆。但中午放学后,‘一平米博物馆’里就挤满了学生。有学生说‘哇,震撼’‘太高级了’,还有学生问‘这不会是假的吧?’”回忆起“一平米博物馆”刚进学校时的情景,上海市松江四中初级中学校长李哲民至今印象深刻,“这些展品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已有100多年历史,学生时代我就参观过,对那些奥妙无穷的展品念念不忘。”
为迎接科技馆“一平米博物馆”的到来,松江四中初级中学等学校特地为展品设置了“阳光房”,让学生们能在学校主干道、教学楼等场所便利观展。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松江分校(以下简称“华二松江”)的“一平米博物馆”位于该校科学楼2楼回廊大厅,首次展出的藏品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物种朱鹮与滇金丝猴标本。
区区一平方米,能“玩”出什么新花样?面对刚刚进驻华二松江的新“客人”,学生们生出很多奇思妙想——引入VR技术、制作AI视频、举办标本画比赛、从数学角度研究动植物标本、设计博物馆文创产品、创设实景观赏情境……
“‘一平米博物馆’是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媒介、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窗口。”华二松江分校校长娄维义认为,“与去博物馆参观不同,在‘一平米博物馆’,学生不仅是参观者,更是策划者、创造者。除了从藏品的日常维护、艺术化呈现等角度展开思考,还可以从生物、化学、数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展开探索。”
“当老师告诉我要选拔小小讲解员时,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学生、“一平米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张明远告诉记者,在博物馆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圆满完成了讲解任务,还参观了其他学校的“一平米博物馆”,“这些不同主题的展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小巧精致探索博物馆藏品育人新范式
近年来,公众“打卡”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突破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会产生“博物馆热”?“一平米博物馆”的初步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博物馆热体现了信息时代‘实物教育’的强势回归。”倪闽景说,“信息时代,公众反而更希望在博物馆看到实物展品。”
倪闽景表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作为自然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收藏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不仅要关注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更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提炼、科学探究体系的构建,通过自然类藏品走进校园、与中小学生亲密接触,提升青少年对自然和科研的兴趣。
“博物馆热度回升,是社会对高质量科技文化、科普教育强烈需求的直观反映。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以馆藏产品为基础开发了一些课程,非常火爆。目前,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以博物馆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育的需求很大。”上海科技馆藏品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云飞认为,“一平米博物馆”受欢迎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顺应了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需求,二是小巧灵动有趣,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三是博物馆自身希望进一步做好科普。“我们一直想‘掀开’博物馆的屋顶,让更多馆藏精品与公众见面。‘一平米博物馆’最大化利用博物馆资源、积极加强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很好探索。”
“‘一平米博物馆’给了大家一个示范,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做自己的博物馆。”谈及选择“一平米博物馆”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的原因,倪闽景介绍,科学进化的历程有三个阶段:自然哲学、博物学以及由实验科学、理论科学等支撑的现代科学。其中,第二阶段特别适合中小学,“博物学研究关乎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都可以成为博物学家。而‘一平米博物馆’能较好承载并放大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育人的功能,让更多学生体验身边就有的科学奥秘。”
馆校合作要形式更要实质
博物馆走进中小学校,受欢迎的同时也引发思考:如何避免走入重形式轻实质的误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均设有颇具特色的博物馆,包括常设陈列及特展等展览,持续更新考古实物、历史文化、艺术作品、自然科学等藏品展品,一些中小学也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贞实介绍,作为高校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也有类似的实践。他们注重“根据需求提供订单式展陈”,将富有该馆特色的中国传统家书展“送进”当地中小学,在重要节日,还与其他社会文博机构合作,打造中小学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张云飞介绍,为了避免陷入形式化,上海科技馆着力以“一平米博物馆”展览为基础,深化科学教育。比如,藏品入校前,上海科技馆会针对学校特色与其进行沟通并确定入校展品,策展人员会指导学校的“小小策展人”设计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内容;科研人员会以“一平米博物馆”的展品为基础进行科学实验,并进一步提出科学问题。
“展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科学性。上海科技馆一直强调,在标本选择、背景介绍等方面,必须真实科学。同时,要让学生接触到实物并动手实践和探究,他们才会产生好奇心。”张云飞说,目前,“一平米博物馆”主要在学校开展展览,也在上海部分社区进行科普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李贞实也认为,要让微型展览真正吸引学生,最重要的是提升展陈质量,围绕优质藏品高质量策展布展,根据学生需求策划“走心”活动;此外,要探索灵活的展陈活动模式,开展有效的宣传推介,包括将观展与新生入学教育、党日团日活动以及历史、艺术、思政等学科实践教学相结合。
“科学教育要鼓励同学们从兴趣出发,以锻炼能力为支点,实现从兴趣向乐趣的跨越。”倪闽景介绍,“未来,我们将持续打开馆藏大门,让珍贵的藏品和标本走到青少年身边。同时,不同学校间的‘一平米博物馆’也将流动起来,让孩子们常看常新。我们希望通过‘一平米’博物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动手尝试,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7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