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着力提升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政策的精准性、可及性,助力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创业,推动实现通辽市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一方面,积极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等困难群体提供优质公共就业服务。截至12月底,通辽市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18场,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693人。另一方面,提档升级零工人员就业服务,规范线下零工市场,完善功能设施,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建设家门口零工驿站、社区工坊,提供便捷服务;加强零工市场运营管理,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就业服务。截至12月底,通辽市线下零工市场累计发布用工信息64840条,成功就业6767人。零工市场服务平台总访问量4.8万次,通过平台建立沟通2838次。
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严把精准培训、质量达标、技能提升关,让各类困难群体掌握一技之长。截至12月底,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3758人,其中,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412人;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8346人。
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致富增收。通辽市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和发展,深入实施“劳务品牌培树”行动,先后培育出科尔沁黄牛产业工、库伦荞乡新农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23个,其中技能型劳务品牌15个,家政劳务品牌8个,从业规模达5万余人,经济收入达8亿余元,推动农牧民工等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开发公益岗位,兜牢就业底线。印发《通辽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岗位开发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将公益性岗位作为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兜底保障。截至12月底,通辽市人社系统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2356人,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1534人,乡村公益性岗位822人。
2024年通辽市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613人,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6330人,就业5605人,就业率达到91.11%,农牧民工转移就业43.57万人。(包奥拉、佟悦、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