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中国实验卫星太空加油,为啥西方反应那么大?

观察者网 2025-01-09 14:58:01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白玉京]

空中加油技术的诞生让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得到极大扩展,现在运油20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空军力量的核心支柱。如今,中国将这一理念拓展至宇宙深处,太空加油机正呼之欲出。

2025年1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标志着中国在太空加油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颗卫星是中国首次进行太空加油实验的重要航天器,其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轨服务技术的重大进展,也预示着中国将逐步缩小与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

长三乙发射实践二十五号,说明这颗卫星是个大块头央视

为什么要进行太空加油

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静止轨道(GEO)如同一条璀璨的光环,支撑着全球的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关键任务。它承载着无数重要的卫星,这些卫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然而,这些“太空巨人”却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燃料的枯竭。一旦燃料耗尽,卫星将失去姿态控制和轨道维持能力,最终走向报废或沦为太空垃圾。

对于GEO卫星而言,燃料耗尽是导致“退役”的主要原因。这类卫星通常重量较大、造价高昂。例如,作为中国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天通一号通信卫星质量约为5.5吨,它正为包括华为手机在内的设备提供天地通信服务;此外,采用东方红五号平台,专用于验证新一代高通量通信技术的实践二十号卫星作为中国最重的GEO卫星,质量高达8吨。这些卫星的高价值与高成本,使得通过太空加油延长其使用寿命成为合理且必要的选择。

人类首个太空加油机MEV-1OrbitalATK

正因如此,“太空加油”应运而生。这项技术通过在轨为卫星补充燃料,可以显著延长卫星寿命,减少昂贵的卫星更换频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太空加油技术上起步较早。2019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过MEV-1任务扩展飞行器成功为一颗名为IS-901的通信卫星补充燃料,延长了其5年的使用寿命。这是全球首个成功的商业化太空加油任务。MEV-1的工作原理是与目标卫星进行精确轨道对接,通过专门设计的接口输送燃料。这次任务不仅验证了太空加油的可行性,还为未来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样板。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太空加油技术起步稍晚,但进展迅速。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验证和系统研制,尤其是验证了自主导航、机械臂精确对接等关键技术。相比重新发射一颗新卫星,通过太空加油延寿的成本可降低35%以上。

太空加油机MEV-1(右)抓住目标卫星(左),两者合体诺·格

中国太空加油之路

中国在太空加油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验证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在轨交会对接和推进剂传输的能力。这一突破为后续在轨服务技术奠定了基础。

在2021年和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展示了新一代补加服务飞行器的模型。这款飞行器具备自主导航、精确对接和多功能补给能力,不仅可以为GEO卫星提供燃料补加,还能够进行补气、补液和补电等多类型服务。

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前端配备了雷达与光学传感器,可实现自主导航与目标识别。其机械臂具备高自由度运动能力,能够在复杂空间环境下完成精准对接任务。补加飞行器一次可携带约1.3吨燃料,按照每颗卫星补加50千克计算,理论上可以为26颗卫星提供延寿服务。这样的设计使得中国具备了大规模在轨服务的潜力。

2022年1月,中国的实践二十一号(SJ-21)卫星成功与一颗已报废的北斗二号G2导航卫星对接,并将其拖至地球静止轨道上方的“墓地轨道”。这一操作展示了中国在处理太空垃圾和非合作目标对接方面的能力——非合作目标对接是实施太空加油、太空维修的关键能力之一。

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及其后续任务,或需验证以下关键技术:

自主导航与精确对接:卫星通过雷达与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对目标卫星的高精度跟踪与识别。

机械臂操作与补加接口:采用自主研发的标准化对接接口,确保燃料补加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多任务能力:

除燃料补加外,包括不限于故障排查与轨道调整能力,为未来的在轨服务提供更多可能性。

如何进行太空加油

我们不清楚实践二十五号的任务详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复盘美国MEV-1和MEV-2,看到太空加油的过程——美国走过的路中国要走一遍,美国没走过的,中国可能也要走一走。

MEV-1(MissionExtensionVehicle-1)是由诺·格开发的首个商业在轨服务飞行器,旨在为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提供寿命延长服务。这一任务开创了太空加油的先河,为未来在轨服务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MEV-1于2019年10月9日搭载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其目标是与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Intelsat-901(IS-901)卫星进行对接。IS-901卫星于2001年发射,设计寿命为13年,到2019年时燃料即将耗尽,但其通信载荷仍然完好,因此延寿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2020年2月25日,MEV-1在距离地球约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成功与IS-901完成对接。这次任务选择在GEO上方约300公里的“墓地轨道”进行对接操作,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在GEO密集区域进行复杂操作可能引发的风险。对接完成后,MEV-1将IS-901从墓地轨道移回GEO的工作轨位,使其重新投入使用,并计划延寿至少5年。

MEV-2(MissionExtensionVehicle-2)是由诺·格开发的第二代任务延寿飞行器。MEV-2于2020年8月15日成功发射,目标是与Intelsat10-02(IS-10-02)卫星对接。IS-10-02于2004年发射,至2020年已在轨运行16年,燃料即将耗尽,但其通信功能仍然完好。

MEV-1的成功给了诺·格信心,不需要在墓地轨道来回折腾:2021年4月12日,MEV-2在地球静止轨道上成功与IS-10-02对接,这是全球首次在GEO轨道上与现役商业卫星直接对接的案例。

对接完成后,MEV-2接管了IS-10-02的姿态控制和轨道维持功能,使其能够继续为欧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媒体分发和宽带服务。根据协议,MEV-2将与IS-10-02保持对接状态5年,之后将脱离并执行新的在轨服务任务。MEV-2的成功对接标志着在轨服务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展示了商业卫星延寿服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诺·格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先进的在轨服务飞行器,如任务机器人飞行器(MRV),以提供更广泛的在轨服务,包括维修、组装和再定位等。

不必要的操心

实践二十五号墙内开化墙外香,在国内外引起的反响,成为强烈的反差。国内悄无声息,美西方却引起了强烈关注。有个别美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此次技术突破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航天技术实验,更可能具备潜在的军事用途。

美西方对于中国太空加油技术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太空加油技术本质上是为在轨航天器提供燃料补给与延寿服务,这一技术能够极大延长航天器的寿命,降低更换成本。然而,西方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目的,如延寿军用卫星、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甚至可能被用作捕获或干扰其他国家卫星的手段。

其次,西方媒体反复提及实践二十一号卫星此前将一颗废弃的北斗卫星拖至“墓地轨道”的操作,认为这是中国具备非合作目标对接能力的象征。这种能力虽然在技术上属于太空环境治理与轨道垃圾清理的范畴,但在某些西方分析人士眼中,却被视为“空间战能力”的前兆,认为中国可能利用类似技术对他国卫星实施拦截或破坏。这一观点忽略了太空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刻意放大了技术的军事潜力,显然带有明显的偏见。

事实上,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在轨加油技术,这在中国官方发布的信息中已明确说明。与美国早已商业化的MEV系列飞行器类似,中国的太空加油技术旨在提升现有航天器的运营效率,推动太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西方的种种担忧,更多是一种“中国威胁论”的延续,是对中国航天技术进步的不必要恐慌。

太空加油机变为太空修理工,可不是说说而已,诺·格打算推出MRV进行飞行器在轨维修诺·格

非常大的生意

太空加油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意,是一个未经开拓的蓝海市场。诺·格早年说有32亿美元的市场,70多颗卫星需要太空加油,诺·格并没有预料到近年来卫星的井喷,这显然不是太空加油业务的上限。

未来,随着太空加油技术的不断成熟,有望逐步拓展太空加油的服务范围,从GEO卫星延伸至低轨卫星(LEO)和中轨卫星(MEO),甚至服务于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我们也正在密切关注美国星舰将要实施的太空加油任务。

世界各国已经就LEO轨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马斯克的星链打响了第一枪,占据了领跑位置,中国星网蓄势待发。新一代星链卫星的轨道有下移的趋势,且新一代星链卫星更重更大更贵,或意味着卫星对于燃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的星链卫星虽暂无太空加油的计划,但不代表将来没有这个可能。数万颗卫星布满了LEO轨道,为太空加油事业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当太空加油机成熟之后,变身为太空修理工,又会打开新一层的天花板。中国实践二十五号卫星,打开了无数的可能。

71 阅读:24699

评论列表

早起的虫子有鸟吃

早起的虫子有鸟吃

66
2025-01-09 17:42

可不可以把别人的报废卫星清理了,占了那优质轨道

蜉羽 回复 01-13 12:45
文中不是说了吗,22年就可以,把不用的卫星脱到低轨道[点赞]

早起的虫子有鸟吃 回复 蜉羽 01-13 14:03
又不是所有卫星都能加,有些是故障,以前还有不少太阳帆展不开报废的

Travelcxhan

Travelcxhan

28
2025-01-09 19:37

美国: 当年中国在联合国提出“太空非军事化”,被我否决了,我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也很害怕[捂脸哭]

祥祺电脑 回复 01-16 14:20
中国:“手上还大把的牌呢,你们跟不跟?”

小熊糖

小熊糖

10
2025-01-10 03:02

科学无止境!为中国的科学家点👍

福建墨耕

福建墨耕

9
2025-01-09 20:29

太空加油?那我们弄个太空加氧!

翼龙派2 回复 01-10 13:14
我会搞一个小型核电站给锂电池充电 [呲牙笑]

用户15xxx42 回复 01-10 19:15
太空本来就是烧氢啊,你以为是啥?

美梦芽儿童口腔 §lion

美梦芽儿童口腔 §lion

6
2025-01-10 23:55

加油![点赞]

・ω・

・ω・

6
2025-01-10 11:02

说太多还是说明没研发出用核能作动力,目前还只是采用太阳能板和内部染料作动力为主。

地主家的长工 回复 01-12 19:16
姑且不论核装置失控带来的风险,就算上了天,也必须为核装置套上厚重的保护外壳,否则仅凭核辐射也能很快摧毁卫星

光耀太阳 回复 01-11 23:49
太空电力无法转化为动能 需要的是推进燃料 核电没什么用 太阳能板就可以解决

abdnxjrn

abdnxjrn

6
2025-01-10 06:38

加油后也可以搞点别的巡天工作:有点挡道的卫星是不是可以清理出去

盘爱坊没了

盘爱坊没了

6
2025-01-11 21:26

技术不一定十分先进,但是,意义十分重大[点赞]

小井盖大问题

小井盖大问题

5
2025-01-10 10:38

星辰大海,前进,向前进

用户87xxx26

用户87xxx26

5
2025-01-10 13:55

有没有可能发射一个空间站仓段那么大的飞行器,到太空再加满油去其它地方,现在在验证技术呢

忘记过去 回复 01-12 01:35
将来会把空间站发展成中转站,不止给卫星加油,更是登月的中转站,物资,燃料,都可以在空间站上获取

一一一

一一一

5
2025-01-09 21:43

中国的在轨加油卫星,为自己的卫星加油,顺便照顾一下其它国家的太空飞行器属于举手之劳,美国也就不敢在太空捣乱嘛,他们当然不舒服,但没办法,我们就是这样牛。

晨曦

晨曦

5
2025-01-10 23:53

寇可往,吾亦可往

阳光

阳光

5
2025-01-10 17:44

就是要它们害怕!让它们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

裸髗骷髗

裸髗骷髗

5
2025-01-09 21:09

用航天飞机更划算,还可以维修维护卫星

purdy

purdy

4
2025-01-10 20:13

太空加油[得瑟]在轨武器加油,外空间飞行物加油[得瑟]

螽斯

螽斯

4
2025-01-10 00:32

用航天货运飞机在太空轨道上补充燃料和维护更厉害[抠鼻][好生气][打脸][捂脸哭]

吉城

吉城

4
2025-01-10 09:27

“其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轨服务技术的重大进展,也预示着中国将逐步缩小与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还用得着韬光养晦吗?

随风

随风

3
2025-01-10 07:44

太空你家卫星烧油吧

随风 回复 01-12 11:16
关键是人家不带油上天啊,油的效率多低

忘记过去 回复 01-12 01:36
只能用氢氧发动机来推进,电是无法给卫星提供动力的

幸福少数人

幸福少数人

3
2025-01-10 07:14

加油,伸出一根管,插到另一个卫星体内,这不是……强制给美国卫星加油,算不算那啥?

用户15xxx31 回复 01-12 21:44
人才

粉嘟嘟嘚唇彩

粉嘟嘟嘚唇彩

3
2025-01-09 17:46

一样的调调:美帝搞出来就是人类之光,中国搞就是威胁

杜宏斌

杜宏斌

2
2025-01-10 06:35

用于军事又有何不可!

细眼看世界

细眼看世界

2
2025-01-11 08:11

中国的“第四桶油”——中宇宙石油公司即将成立

莫名0112

莫名0112

2
2025-01-09 22:42

装上核电,何须加油?

漫不经心 回复 01-11 22:39
是的,但霍尔电推是喷出离子流,不过需要电离氙,也就是说仍需要补充氙。

光耀太阳 回复 01-11 23:50
只能燃料燃烧提供动力 电再多也无法提供反作用力啊

汪汪

汪汪

2
2025-01-09 18:22

中国的徽章,为什么一定要把英文写上去?就像中国的论文,一定要在国外刊登一样?

易泰成

易泰成

2
2025-01-10 14:27

就是颗卫星工兵。。至于其他功能尚在研究中[得瑟]

SarolMoe

SarolMoe

2
2025-01-09 21:19

建立太空发电厂才是王道

居然是个高手

居然是个高手

2
2025-01-15 14:42

那必须让鹰酱担心啊!不然都没成就感

战争2013

战争2013

1
2025-01-09 22:51

加油不如去换燃料箱。

海豚 回复 01-10 11:01
那每次发射就会多n个燃料箱的死重,用完的还要费劲推下轨道

战争2013 回复 海豚 01-10 20:29
燃料箱是死重,加注设备就不是死重吗?加注设备就那么简单?还必须要加注合适的量,绝对不简单。

阿白

阿白

1
2025-01-10 11:42

不服气的可以跟[墨镜]

中年大叔

中年大叔

1
2025-01-12 09:58

这样的话那是不是也可以在太空去组装卫星了!

忘记过去

忘记过去

2025-01-12 01:30

我们可以给空间站增加一个燃料仓,把空间站发展成太空中转站。让这个加油卫星从空间站获取燃料,来回给其他卫星补充燃料。然后定期发射燃料仓,更换空间站上已耗尽燃料的燃料仓,同时这些燃料空间站也可以使用,将来登月用的转移飞船也可以使用。

时代

时代

2025-01-12 01:47

永远在弯道超车的路上!

用户29xxx00

用户29xxx00

2025-01-10 12:02

你想到的,我都想到了!至于干什么,我们说了算![呲牙笑]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提供丰富而专业的国际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