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30岁,又不胖,为什么会有脂肪肝!”这个动作,脂肪肝风险上升44%

钱江晚报 2025-01-09 15:22:2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吴朝香通讯员王屹峰

“妈呀!我体检居然是查出脂肪肝,我才30岁啊!”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年纪轻轻,也不胖,怎么就被脂肪肝盯上了?又该如何“逆转”脂肪肝?

久坐8小时,脂肪肝风险上升44%

如今,久坐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坐着常常让人感到腰背不适、身体疲惫。值得关注的是,久坐不仅影响身体感觉,器官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研究表明,久坐对脂肪肝的风险有显著影响。

2021年《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刊发的一项5000多人的研究显示,日常久坐时长超过8小时,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上升44%。

与之相反的是,运动反而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75分钟,与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下降44%有关。更重要的是,运动时间越长,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就越低。

久坐引发脂肪肝的原因有三点:

1、热量过剩。久坐导致能量消耗不足,造成热量过剩,进而积聚为脂肪。

2、腹型肥胖。久坐容易诱发腹型肥胖,进而加重脂肪肝。

3、疲劳感。长时间坐着会让人感到疲劳,气血运行缓慢,肌肉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尤其是四肢的肌肉量减少或松弛,导致腰围增大、腹部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出现。疲劳感还使人不愿运动,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这些运动更适合脂肪肝患者

2023年,《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体重没有显著下降,只要运动量达到一定标准,脂肪肝也能得到有效改善。研究人员将“肝脏脂肪减少≥30%”作为脂肪肝改善的标志,并通过荟萃分析了十余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与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人改善脂肪肝的可能性是其3.5倍!研究还指出,改善效果与运动量密切相关,每周需要达到750个代谢当量的运动量(相当于每周150分钟的快走或骑车运动)。具体该如何运动呢?哪种运动更好?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如何掌

1、挥拍运动

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基于120万人和75项运动的研究结论是:人体受益最大的运动是挥拍类运动,可使全因死亡率降低47%,被称为世界最长寿运动。

挥拍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需要不停地跑动、转体、跳跃、挥拍、击球,是有氧、抗阻,甚至高强度间歇运动的集合。

运动中还需要将视线和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球体,可以忘却烦恼、改善情绪,提升视力和专注力。而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以随意调节,老少皆宜,趣味性强。同时,室内场馆不受天气、季节等环境的影响,运动者容易坚持。

2、游泳

游泳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协调用力,所有动作对称、均衡、无创伤,是一项出色的全身运动,可以减肥、塑形、缓解压力。上述研究将其列为长寿运动的第二名,可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

游泳时,人体依靠浮力平卧于水面,处于无负重状态,相对陆上运动可以减少90%的关节损伤,是肥胖、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不能承受关节磨损运动人群的最佳选择。

3、有氧操

健身操能降低全因死亡率27%,也是一项延寿运动。

健身操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大部分动作的学习门槛不高,是一项较好的全民居家运动。健身操对体能、身体灵活性等要求较高,要高质量地完成动作,难度也不小。如果动作不到位,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造成身体伤害。因此,这项运动更适合体能、柔韧性较好的年轻群体。

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动作舒展优美,无需器械,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适合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4、快走、跑步

陆上跑走类运动是大众经常选择的运动项目,无需器材,经济实惠。成年人获得健康益处的每天最低运动量为7000~8000步,其中至少应该有3000步是快走(迈步频率>100步/分,为中等强度运动的最低阈值)。

这类运动并不适合肥胖患者,体重过大对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磨损较大。

5、跳绳

跳绳是全身性燃脂运动,能在几分钟内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同样时间下,燃脂效率是跑步的3倍。跳绳10分钟,每分钟跳140下,效果相当于慢跑半小时。跳绳简单易学,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

0 阅读:441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