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直以来是全国网络文学发展领域的桥头兵,对外输出了很多优质的作品,但是随着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布局,网络文学应当有更加进步的发展和更好的产业集群优势”。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人大代表、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子新,他针对长沙市网络文学的现状向记者分享了自己观点和建议。
郭子新表示长沙市有知名的中国网络文学小镇、全国最大的网络文学作者集群、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这些组织实现了将网络作者聚集在一起,但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产业链,没有产业链就无法创造有效的经济和税收价值,政府对此行业的后续支持也难以到位。他强调长沙的网络文学应该实现产业化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表示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郭子新谈到2024年全国依据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的热播剧及各类文化作品占据了整个市场的60%,网络文学直接市场规模在400亿以上,带动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他认为网络文化是当代文化发展行业的上游支柱形产业。
近两年,随着短视频行业和影视行业的创新发展,不少创作团队将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短剧,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涌现了如湖南六翼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产值过亿的优秀文化企业,但截至目前长沙市并未对相关产业给予针对性支持。为了留住类似的企业,郭子新认为长沙市政府应充分发挥长沙在教育、医疗、产业聚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对相关企业的发展进行政策上的帮扶或支持。
面对庞大且有潜力的网络文学市场,郭子新建议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文学产业园区,包括网络文学的支柱产业和派生产业,并在这个平台建设具体的相关金融投资机构、相关的新媒体机构和一些咨询机构,为网络文学的立体化发展提供具体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企业汇聚到长沙市网络文学的产业园区,为他们提供人才方面、就业方面、IP打造方面的政策支持;建议通过网络文学树立长沙的IP城市形象,让长沙迅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形成良好的IP导向,成为全世界的IP之城、IP之都。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