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五矿、中国中冶先后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十七冶获得中国五矿2024年度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中国中冶2024年度业绩专项奖特等奖、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表彰。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获中国五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中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奖一等奖1项、首届数智建造技术应用大赛施工应用类一二等奖各1项、管理优秀项目3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6项。此外,公司获中国五矿先进工作者1人,中国中冶先进工作者10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人、管理优秀项目经理3人、优秀总工1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5人、节能环保先进个人1人。
诸多荣誉的取得,得益于中国五矿、中国中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团结奋进,是全体十七冶人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回首2024年,中国十七冶以“强基础、降成本、保安全、拓市场”为抓手,直面复杂经济形势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特别是自9月份以来,每月召开党政生产经营调度会,“紧”的状态愈发浓厚,“严”的举措逐步见效,在严峻形势下全力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稳住了公司发展基本盘,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诚信主体信用AAA评级、安徽省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优秀建筑业企业、中施企协“工程建设行业连续20年信用记录良好‘诚信之星’企业”等殊荣。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转型升级澎湃动能。公司着力推进“四化”转型,牵头成立马鞍山市智能建造产业联合会、绿色智能建筑产业创新研究院、“智建云商”采购平台等,开展绿色智能建筑关键技术研发。着力建设“234511”梯队格局,积极推动中冶华南整合,3家单位获评中冶三级机构“综合实力20强”“最佳进步10强”。首次获得中诚信主体信用AAA评级,在市场开发、低成本融资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首次参与中诚信绿金ESG评级并斩获A-等级的良好评定,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市场为先,聚焦国内海外拼抢订单。公司主要领导带头抓市场、精兵强将奋力闯市场,设立6个专业营销中心和28个区域营销中心,积极开展“五个联动”,向海而兴谋求机遇。锚定“高大综新”,承接了郑州经开区产业园项目、宿州埇桥片区开发项目、青岛城市更新项目等超50亿元的大项目,成功中标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闸枢纽、第四代住宅、民机机载系统产业基地、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等一批精品工程。持续锻造营销能力,深入推行大客户经理制,全年前十大客户经理完成订单占比超18%,贡献突出。
坚持精益管控,夯实基础管理防风化险。公司认真贯彻《中冶工程项目管理手册》,推动项目管理体系由“小前端、大后台”向“强前端、硬后台”转变,玉昆钢铁、保定ABO二标段、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等50余项重大工程顺利完工。加强系统联动、上下体系贯通,编制发布《工序分包管理指导意见》《技术质量专项提升行动计划》《十七冶投融资类经营项目管理手册》《合规管理手册》,压紧压实“两金”清欠,获评“法治五矿建设”优秀组织和中冶法治建设先进单位、法治(合规)工作考核“A”级,获国家级、省、市优质工程质量奖51项。
坚持过紧日子,严控费用支出降本增效。公司落实“紧管理”工作要求,加强经营管理降成本,践行“大商务”理念,编制《商务管理制度》,强化全员岗位履职、核心要素管控和目标成本责任意识,落实价本分离,突出技商结合,项目预期目标利润率得到提高,间接费用有效降低。按照“有营收、有回款才有费用预算”的原则,严控管理费用降成本,依据各单位当月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回款额等指标综合测算、刚性约束下月管理费用,盘活资产降成本。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素质提升凝聚合力。公司深化党建经营融合发展,深入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开展市场开拓、经营创效、清收清欠等重难点工作包保督导,为基层单位解难题、办实事。实施“建功聚力”工程,开展安全生产、市场开发、经营效益等劳动竞赛,掀起“大干60天、冲刺全年旺”奋战热潮。深入开展员工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培养工程、安全、技术质量、会计、BIM等核心人才,注册类人员突破2000人,持证率排名中冶前列。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扎实推进巡察整改。(十七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