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何宁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1月9日,深圳南山“因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
不少家长看完深圳南山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后不淡定了,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36道题,整整6页A4纸,仅算一下时间,平均每道题150秒钟,即两分半钟一道题。这两分半钟,四年级的学生需要读题、理解、思考、计算、书写。不少中学数学老师纷纷感慨:“别说小学四年级学生了,我都写不完!”
有记者以家长名义联系到深圳市南山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国家义务教育的质量监测命题方向和重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就是希望通过这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
对此官方回复,不少家长表示“依旧很懵圈”。让家长担忧的是,这次期末试卷是否给出了今后的考试方向?数学这门学科到底该怎么学?数学真的更重视阅读理解了吗?
羊城晚报记者邀请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数学老师贾燕和高中数学老师李勇分别做了这套试卷,并各自从中考和高考命题的方向来解析这套题,并且对小学生到底该如何学习数学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初中老师:
广州中考题并没有出现题目阅读量过大的情况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初三数学老师贾燕自己做了一遍深圳南山四年级期末数学卷后表示,这套题由于阅读量过大和情境题过多,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即使增加20分钟也难以完成。
贾燕进一步指出,在2022版的课程标准中,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总目标提到:要能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更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场景以及跨学科融合,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更加灵活多变和去模式化、套路化,避免学生机械刷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贾燕表示,这套试卷的单个题目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可以看出命题老师每一道题都是精心设计,力求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但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应该包含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层次。一份小学期末试题中,首先要考查的是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同时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份试题大量的文字表述,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压缩了思考和计算的时间,无法充分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情境化和跨学科的过度设计,信息杂糅,让题目变得‘拐’和‘烦’,偏离了考查数学本质的方向,也让学生难以把握数学学习的重点。另一方面,命题者对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没有准确把握试题难度和学生能力的平衡点,试题难易的梯度也不够。”贾燕说。
不少广州家长担忧深圳这次小学数学考试是不是风向标,是不是这种情境化和生活化的题目会越来越多?贾燕表示,近年来广州中考试题体现了立足基础、增强应用、注重思维的特点,围绕九大数学核心素养,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合、知识迁移、自主探究等能力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化。
“虽然如此,但并没有题目阅读量过大或过度设计情境的情况,例如2024年广州中考25道试题中有5道题涉及实际情境,都是一两句话讲清楚试题背景,依然突出的是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贾燕说。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广州中考命题特点,贾燕建议,小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
1、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度;扎实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拓展知识。适当接触方程、统计等知识,逐步实现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良好过渡;
3、培养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题锻炼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分割图形、一题多解等方法锻炼创新思维;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数学故事和科普文章,阅读之后可以结合内容提出问题。
5、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水电费、不规则面积的计算、最短路径、最省钱方案等。
高中老师:
综合能力提升贯穿中小学整个阶段
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李勇称,从高考层面讲,高考评价体系是“一核四层四翼”。所谓一核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其中“引导教学”即考教衔接,无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而“四层”是指考查的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其基础就是“必备知识”,这也是不管在学习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好的工作。
纵观整个学生的学习历程,李勇认为:小学数学教育是打好基础,培养兴趣的阶段。主要应达到三个目标:一是让孩子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是进一步学习的根本;二是培养及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持续学习的动力;三是培养学生钻研的科学精神,这是培养出人才的关键。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都应达到这三个目标。
李勇认为,就此份试题而言,由于受阅读量大、题目容量大、多情境、跨学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是检测不出小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数学知识,达不到检测的目的;二是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达不到引导教与学的目的。因此,这并不是一份好试卷。更可怕的是,如果经常这样做,会让小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从单个题目来看,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每道题所用的素材其实是挺好的。但正确的做法应是将这些素材切割,在学生真正掌握已处阶段必备的数学知识、能理解的情境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恰当地提出与之契合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和研究,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但这是需要花时间的,如果应用恰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效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大量的这样的所谓“好题”堆砌,却会适得其反。
所以,李勇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本质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地设置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及跨学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测试也应从检漏必备知识是否掌握,梯度合理,探究适度的角度出发命题,最好能达到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感的目的。
“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新情境的理解、跨学科的融合是大趋势,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提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落实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李勇说。
专家:
学业评测命题不能严重脱离教情和学情
广州大学某教授指出,深圳南山小学数学期末试卷的命题严重脱离实际的教情和学情,“毫不客气地说,已经酿成了事故。”他进一步指出,学业评价是门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不能随心所欲。“学业评价应该根据监测的目的、测试内容,各种题型的特点、功能,学生的情况等来命题,需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测试工具,测试题目素材的内容、语言、字数要符合该学段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
知名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也表示,以推进教育为导向的命题改革,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难度适中原则,发挥考试的测评作用,二是促进学科素养原则。“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不能把考数学变为考语文,把考语文变为考科技,各学科的命题改革,都必须基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数学命题中,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貌似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但其实走偏了方向。在数学命题中,适当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这没有问题,但需要明确,数学就是数学,阅读不能喧宾夺主。”熊丙奇说,有的数学题,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命题者认为这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和数学素养有什么关系?是增负还是减负?每个基础教育学科,都有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不能打着素质教育旗号进行随意的、拍脑袋命题改革。要基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来进行科学的命题改革。”
家长做题感受:
为什么小学生数学要考两个小时?
广州一位热心家长花了90分钟做了这套题,她表示无语至极,“我觉得这套题之所以被诟病的问题重点在:题干文字太多,考试时间严重不足,这是语文数学各考了0.5门。但再延就要2个小时了,一个小学生考个近乎数学高考的时间,这是要干吗呢?”
附:家长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