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钟馗,扮苏轼,张大千自画像原来这么多

钱江晚报 2025-01-11 10:00:3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

1949年6月,张大千自香港回四川,途径杭州。

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大千泛舟西湖,重走雷峰塔与岳王庙,还专门去了一趟灵隐寺,拜谒如来大佛。

临近中午,走出殿外的张大千,抬头眺望南北两高峰,写下了《重游西湖》——

三年我不到杭州,重见青山水上浮。高并两峰云暖暖,阴沉一径竹修修。

黄妃塔已成秋梦,忠烈祠空识旧游。瓜皮艇子无多大,载酒还教一日留。

眼前的一切,对张大千而言,熟悉又遥远。

年轻时在浙江寓居的四年,仿佛一场美好的梦。那时的他,年轻气盛,踌躇满志,从杭州出发,再到嘉兴、绍兴、温州……尽兴之时,便雇舟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而上,将雁荡山的雄奇与莫干山的清丽都诉诸于画笔之中。

这些酣畅的画作,时隔多年,出现在了浙江美术馆的跨年大展“象外大千——张大千’传统性创造’与’全球性塑造’研究展”上。

为了再现张大千与浙江的不解之缘,此次特展展出了100件张大千作品和60余件(套)文献资料,分四个版块具体地向观众解读了张大千所带来的艺术成就。

张大千四十七岁自写像纸本水墨136cm×67.3cm1946叶浅予艺术馆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张大千不同时期的自画像:钟馗妆自画像、三十周岁自写小像、四十七岁自写像、东坡居士笠屐图……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里,张大千热衷于拿画笔“自拍”。

作为创作最多自画像的画家之一,他传世的自画像至少有百幅以上。工笔、白描、写意、泼彩,不仅风格多变,形象也不尽相同。有时是儒雅风趣的拈花钟馗,有时是拄拐问道的东坡居士,还有时是顾影自怜的乞丐老叟……象外之象,其意万千,了解张大千,或许可以从这三幅自画像说起。

1、张大千扮“钟馗”

黄妃塔已成秋梦,忠烈祠空识旧游。

里面的“旧游”指的是书法家黄元秀。

1927年4月,29岁的张大千从上海赴杭州,与书法家黄元秀结识。

黄元秀,原名凤之,早年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前回国,酷爱金石书画。由于在家中排行老四,常被张大千称作“文叔四哥”或“四哥”。

两人虽是萍水相逢,但或许是相同的留学经历和兴趣爱好,一见如故。张大千来杭州,便住在黄元秀西湖旁的别墅“放庐”里,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涌金楼。而后,张大千又居住在忠烈祠(岳王庙)附近,经黄元秀的引荐,认识浙江书画界的各类名流。

那段日子,张大千常常和黄元秀一起外出游西湖,并以其为灵感,创作出了《西湖写生》《杭州风景》等作品,把青山绿水、寺庙塔院、长堤拱桥…..都搬进了自己的画中。

相传张大千曾让黄元秀从中挑选一张相送,但后者却摇了摇头,向张大千求了一幅《钟馗图》。

和其他钟馗题材的画不一样,黄元秀想让张大千按照自己的容貌画一张《钟馗图》,张大千哈哈大笑,欣然答应。

这张《钟馗图》是否存在,早已不可考。

但据记载可知,从1927年开始,“钟馗”这一形象便成了张大千笔下的常客。

同年,张大千创作了作品《钟馗》,梅花朵朵,树木葱茏,在初春江南小景之中,钟馗手持钓竿,安静坐在河旁。有收藏家曾感慨:“钟馗以捉鬼降魔凶恶之貌为多见,画中如此儒雅之钟馗绝无仅有,完全不同于其他画家所绘的钟馗题材。”

目前所知张大千的钟馗自画像将近10幅,占其自画像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展厅中,也有一幅叶浅予艺术馆藏的《钟馗妆自画像》。

钟馗妆自画像叶浅予艺术馆藏

比起其他画家笔下神态威猛、手持宝剑、面容严肃的“武将”钟馗,张大千的钟馗反倒更像个簪花的文人,文雅又不失犀利,眉眼之间,酷似张大千。

为什么要在钟馗中附上自身的形象?

从长相看,从26岁开始开始蓄须,须髯丰美的张大千与常以虬鬓形象示人的钟馗,有那么一丢丢相似。

加上张大千惯爱开玩笑,张大千二哥张善孖曾说:“大千每于天中节,戏以钟进士貌己像,以应友人之索。”

以钟馗形象自比,对青年张大千来说,更像是带有幽默感的自勉。

钟馗,出身贫寒,才华横溢,爱憎分明。

“乌帽红袍底样装,无人不笑此君狂。”

在张大千所作的《降福图》中,簪花红袍的钟馗,双手负于身后,侧身眺望远方。其间的这句诗,讲钟馗,更像是讲他自己。

此时的张大千虽年轻,但却也已经小露锋芒,在上海举办首次个展,100幅作品一售而空,引发轰动。为了不让他人因他年轻而轻视自己,张大千蓄起了长髯。

“世上漫言皆傀儡,何妨粉墨自登场。天中借得菖蒲剑,长向人间祓不祥。”《降福图》里豪放不羁的后半段,恰恰像是青年张大千的写照。

2、张大千的黄金左脸

张大千第一张正儿八经,以真面目示人的自画像,是他于1929年所画的《己巳自写小像》。

自此开始,自画像仿佛成为了张大千的一份记录和历年“档案”,每到30岁、50岁、60岁等的关键时刻,张大千便会画上一张,留作生日纪念。

受到老师曾熙、李瑞清等人的影响,张大千上窥石涛、八大山人、董源,傍猎徐渭、陈淳,诗、书、画、印,无一不通,有“蜀中二雄”“南张北溥”的美名。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图纸本设色79.5cm×51cm20世纪嘉兴博物馆藏

作为“石涛专家”,无论是气韵、笔墨、情景、意境,张大千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以假乱真,被称作仿摹名作、绘制赝品的高手。

在《己巳自写小像》中,仿造石涛的《松下高士》,张大千侧身站立于郁郁葱葱的古松之下,虬髯长发,两眼圆黑,定定地凝视前方,塑造出“今之石涛”的形象。

为此,他还请了黄宾虹、杨度、叶恭绰、方地山、谢无量等多位文艺界大咖为他的画题识。

如此高调的方式向公众展现自我样貌,甚至于带着自画像频繁出入各大国内外展览给自己打广告,可见创作带给张大千那爆棚的自信心。

在同一时期,他还创作了一幅自画像,那就是展览中展出的嘉善县博物馆藏的《三十周岁自写小像》。

张大千三十周岁自写小像绢本水墨26.2cm×23.1cm1929嘉善县博物馆藏

和很多自画像一样,《三十周岁自写小像》中的张大千以左侧面示人,作沉思状。

浓眉、大眼、狮子鼻、高额头、满脸络腮胡,小像以水墨技法,寥寥数笔,形神俱备,描绘出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张大千。

画右边写了“持赠爱棠老兄留念”——孙爱棠是谁?

他是上海实业家,也是张大千的资助人之一。张大千居住创作的大风堂,便位于孙爱棠在上海西成里的家中。

按道理说,这幅画应该藏于上海,为什么会出现在嘉善县博物馆中?

其实除了《三十周岁自写小像》,展览中的许多展品都来自嘉兴各个地市的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嘉善县博物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

这就不得不提张大千在浙江寓居的四年。

树大招风,彼时的张大千因临摹石涛画而引发了一场诉讼,麻烦缠身。

在上海复兴路开古董店、出售张大千字画的嘉善人陈士帆、陈德馨父子立刻表示,可以将自己在老家魏塘的房子给张大千居住。

于是张大千便举家迁居至嘉善,租用陈家新建成的“来青堂”。

嘉善,成了张大千艺术活动新的“根据地”。

著名画家谢玉岑曾这样描述他的生活状态:“清谈永日,不离艺事。布谷唤人,扬花点席。不知阳春之将去,流连往返。”

没有电灯,张大千便在大厅里作画,待到天色暗淡,再点上两盏煤油灯。

在这里,他潜心临摹石涛、八大等名家的作品,学古、摹古、仿古,不但画山水,也画花鸟、仕女。直到抗战前夕,张大千还和家人多次商议,准备在嘉善置房,开个专做明清假画的作坊。

张善孖、张大千虎啸图纸本设色97cm×41cm1934东阳市博物馆

本地人对张大千也印象颇深,见他穿宽大长衫,脚着方口道士鞋,风度翩翩,便称他为“年轻美髯公”。

在嘉善生活、创作的张大千并没有被外界纷扰所累,毕竟他在哪里,人群的中心就在哪里。

常有上海等地的友人前来拜访,张大千便拉着他们去梅花庵观赏“元四家”之一吴镇的遗墨,顺便留下不少合影。

在合影中,张大千总是长袍、道士鞋、连鬓胡须,站在人群中间,腰板挺直,或正视镜头,或侧视人群,如自画像般将左脸微微扬起。

3、爱戴东坡帽的张大千

除了爱画自己,张大千还爱画苏轼。

他曾说:“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在张大千眼里,能够称得上“奇男子”并能入画的,只有自己和苏轼。

张大千有多爱苏轼呢?

苏轼的同款他get了不少,苏轼帽、苏轼长衫及斗篷,跟随着苏轼的脚步,张大千也打卡了杭州不少地方。

“钱塘东南有水乐洞,泉流岩中,皆自然宫商。”

刚到杭州任职的苏轼,来到西湖游玩,写下了《水乐洞小记》。千年过去,被苏轼“安利”的张大千也和兄弟一起,来这里观瞻探胜,“跟帖”留言。

同为四川人,同样下江南,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创作才华让张大千对苏轼视作隔代知音。

张大千东坡《隐括归去来辞》意图纸本设色159cm×55cm1935天津博物馆藏

东坡游赤壁图、东坡先生像、东坡拄杖图、坡仙赤壁图、后赤壁赋图……以苏轼为灵感,张大千在不同时期创作了题材、风格不一的人物画,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不同版本的《东坡笠屐图》。

平常大家熟知的苏轼,往往脸形长阔、颧骨高耸、胡须稀疏,但张大千的却一反常态,面庞丰满,下颌圆润,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一把长髯——越看,越像张大千本人。

在展览中,对着吉林省博物馆藏的《东坡居士笠屐图》,策展人杨银俊介绍道:“在绘画中,张大千其实将自身幻化到了苏轼为代表的高士形象之中。”

《东坡居士笠屐图》创作于1941年,彼时的张大千变卖家产,携家带口,终于在漫天黄沙中辗转抵达敦煌。

此刻的张大千,或许是想到了曾停留于偏远儋州的苏轼,即使生活艰辛,却仍然能泰然处之。

在画作题跋上,傅增湘写道:“意公自海南得佛印书后,悟得丧齐生死,心与造化游,故尔心闲体逸如是耶!”

苏轼的释然与磊落,逍遥于自在,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张大千。

《东坡居士笠屐图》

在之后的画作与照片中,也常常能看到他头戴东坡帽,脚踏笏头鞋,或立于青松之下,或行于流水之间。

即使后面到了海外,张大千也依旧没有放弃东坡装扮,在给自己的画的自画像中也愈发向苏轼靠拢。

“还乡无日恋乡深,岁岁相逢感不禁。”

1977年,年近80的张大千,眺望远方的月亮,似有所感,以墨色打底,在江南乡村点点中,画出了千里共婵娟的《山邨烟月图》。

同为异乡客,两颗漂泊的灵魂,那些经历种种后的寂寥,在穿越千年的月光下,共鸣了。

(部分图片由浙江美术馆提供)

资料参考:

《杭州名人名居》杭州出版社

《张大千早期书画赏析》文钟然

《张大千绘画特色与民间绘画的关系》王平、孟光全

《张大千笔下的“自我形象”探析》周芳利、徐诗婷

《论张大千绘画中的苏轼形象》彭鹏、彭程

《论张大千自画像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李貌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