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亮相,宋徽宗的书画真迹、乾隆心爱的茶器都来了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1-11 12:46:28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也是浙博“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

宋人与清人都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都是鸡缸杯,明成化年间的、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又有什么区别?这些答案都藏在这场展览中。

展览聚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两大高峰时代——宋与清,以“宋人与茶”“清人与茶”为脉络,以茶为经,宋徽宗与清高宗的时代背景为纬,交错对置,编织出一幅绚丽的茶之画卷。

展览汇集故宫博物院藏114件(套)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涵盖书画真迹、器物珍宝、存世贡茶、古籍善本。突破性地将历史文物与当代审美融合,营造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沉浸空间。通过“宋与清”的文物叙事和“古与今”的视觉表达,呈现中国茶文化两大高峰时代的饮茶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高度与艺术成就。

展览共设六个展区,各有妙趣,分为“观”“茶:宋清贡茶”“槚:茶酒品雅”“蔎:四家与茶”“茗:茶与名器”“荈:紫禁茶香”,汇集故宫博物院藏114件(套)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涵盖书画真迹、器物珍宝、存世贡茶、古籍善本。突破性地将历史文物与当代审美融合,营造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沉浸空间。通过“宋与清”的文物叙事和“古与今”的视觉表达,呈现中国茶文化两大高峰时代的饮茶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高度与艺术成就。

这场展览有哪些看点?帮大家划好重点了。

宋四家、宋徽宗书画真迹领衔

很多都是故宫首次院外展出

展览中的宋代文物叙事由宋四家、宋徽宗书画真迹领衔,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宋雅生活方式为轴线。故宫博物院所藏《黄庭坚行楷书送四十九侄诗卷》《米芾行书法华台诗帖》《蔡襄行书入春帖》,以及《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赵佶绘枇杷山鸟图页》等书画真迹一一展卷亮相。

在书画真迹展品中,有两件不容错过的。一件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对外展出的《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另一件为首次在故宫博物院院外展出的《林逋行书自书诗卷》,这是“梅妻鹤子”的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林逋诗后有苏轼所书七言诗,卷中有多处乾隆御笔诗文。此卷于千年后再度回到杭州,十分难得。

围绕“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故宫博物院藏相关珍贵文物纷纷登场,展品中尤以首次在故宫博物院院外展出的稀世唐琴——“大圣遗音”最为亮眼,此琴是故宫博物院现藏唯一一张明清宫廷旧藏唐琴。同时,故宫博物院藏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瓷器珍品与建窑黑釉兔毫盏齐聚展出,再现宋代饮茶方式与瓷器烧造的时代特征。

唐大圣遗音琴

鎏金银龙柄奶茶壶

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文物保护,部分书画文物仅限展出一个月,第一期展出作品为《宋人绘花卉图页》、《林逋行书自书诗卷》、《苏轼(传)行书定惠院二诗草稿卷》《黄庭坚行楷书送四十九侄诗卷》《米芾行书法华台诗帖》《蔡襄行书入春帖》,第二期将看到《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第三期为《赵佶绘枇杷山鸟图页》,《赵佶楷书棣棠花、笋石二首诗卷》。

《李宗谟绘东坡懿迹图卷》

《弘历临宋人西园雅集图卷》

乾隆皇帝喝茶是专业的

烹茶用水喝茶用器都有讲究

清代是茶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一方面,茶叶种类增多,远销世界各地,饮茶成为全球风尚。另一方面,沿袭明代泡茶之法、化繁为简,茶从宫廷到地方,进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展览中,聚焦清代宫廷茶事的丰富性和精致性,着重通过乾隆皇帝与茶相关的书画作品和器物珍藏,呈现集历代之大成、聚民族之融合的清代宫廷茶文化风貌。

乾隆皇帝凭借茶事活动之丰富、留存文物数量之多,成为清代颇具代表性的茶人。他积极学习文人传统饮茶文化,乐于追新求变,或亲自参与、或下命内府,制作了大量与茶相关的书画、器物。

乾隆喝茶有多讲究?展厅里有一幅佚名绘《弘历观月图轴》,皇帝身边绘有一个三层茶架,架上放置茶叶罐、茶盏、茶壶、水缸等器具。展览现场,还可以看到清紫砂泥绘松树图刻御制诗壶、清·乾隆青花三清茶诗盖碗、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等众多藏品。

除了用器具讲究,历代茶人重视饮茶用水,乾隆皇帝亦不例外。《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记录了他的择水标准:“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他还崇尚用露水、雪水等天然之水烹茶,《清人画弘历古装通景屏》展示出乾隆皇帝命人取雪、融雪烧水并将雪水用于烹茶的全过程。

清龙井茶

清大型普洱茶团

佚名绘《胤禛行乐图册之一》

展览中还展出了清代宫廷留存下来的浙江龙井、云南普洱茶团、江西安远茶、江苏阳羡茶等多省贡茶珍品,从茶叶形制到精致包装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三只传奇“鸡缸杯”同时展出

是曾拍出2.8亿天价的同款杯

这次展览还有一个看点是“鸡缸杯”。展厅中央,有三只不同年份的鸡缸杯,分别是明成化年间、清雍正年间、清乾隆年间。

鸡缸杯是明代的一种经典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典雅的装饰而闻名。最为人知的明成化款鸡缸杯,因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8亿元的天价成交,这次来展出的就是它的“同款”。

传说,明朝万贵妃属鸡,比成化帝大17岁,一直无子,画师画了公鸡母鸡哺育小鸡的图,深得万贵妃喜欢,于是将图案烧在宫廷用的酒杯、茶杯上。虽然是杯,却采用缸的形状,讲究“小器大样”,这就是所谓的“鸡缸杯”,另外“鸡”与“吉”谐音,讨个好彩头。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为什么这样一只小杯子可以拍出天价?陶瓷界素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之说”。斗彩在成化年间以皇室御用,烧制成功闻名于世,其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协调融合,争奇斗艳,雅丽绝伦,堪称陶瓷艺术史上的瑰宝。鸡缸杯在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清代朱琰所著《陶说》中有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鸡缸杯在斗彩瓷中占有顶尖的地位。

清·雍正斗彩鸡缸杯

清·乾隆粉彩鸡缸杯

康熙、雍正和乾隆朝都有着鸡缸杯的仿烧热潮,其中以康熙朝仿技公认最高,几可乱真。雍正朝,面对难以逾越的前代仿烧高峰,鸡缸杯的烧造开始谨慎融入康熙晚期的粉彩技法,乾隆朝则开始摒弃对成化鸡缸杯照搬式的仿制,而有了“乾隆仿古款粉彩鸡缸杯”,这次来展览的另外两款鸡缸杯,就是清雍正时期仿制的斗彩鸡缸杯和乾隆时期粉彩鸡缸杯。

此次展览为收费展,票价98元/人,可以在“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公众号购票,展览将持续至4月6日结束。

文物限时展出

出于文物保护,部分书画文物仅限展出一个月

第一期

《蔡襄行书入春帖》

第二期

《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

《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

第三期

《赵佶绘枇杷山鸟图页》

《赵佶楷书棣棠花、笋石二首诗卷》

0 阅读:5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橙柿互动官方UC号,都市快报出品。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