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值5.6亿元!武汉特色年货“蔡甸藜蒿”产销两旺

极目新闻 2025-01-11 21:11:54

极目新闻记者曹磊

摄影记者李辉

通讯员叶琳刘媛

在武汉明显降温的这几天里,不少人家每天都会炒一盘腊肉藜蒿来品尝。对于大多数武汉人来说,冬天里的藜蒿,是春节前后餐桌上不可少的传统佳肴。其中口碑最好的,当数本地的蔡甸藜蒿。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蔡甸藜蒿”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独特的香嫩口感,也让它成为全国年货市场的抢手货。眼下,蔡甸藜蒿进入春节“菜篮子”生产的黄金期,出产量不断增大,当地供电部门也主动上门服务,为蔡甸藜蒿的采摘、加工、上市保驾护航,既助力农户增收,也保证市民家庭能够随时享受这一本地特色美味。

藜蒿与菜薹成为餐桌必点菜肴

1月9日早晨,汉口三眼桥菜市场内外人来人往。尽管气温明显比较低,大家依然在和煦的冬日暖阳下饶有兴致地选菜、买菜。

“今天的藜蒿特别嫩,刚从蔡甸的产地里拖回来,新鲜得很,一掐就断。”在一家街边蔬菜店外,商贩一边整理堆成小山的藜蒿,一边向身边的街坊们推荐:“现在藜蒿也便宜了,味道相当好。”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藜蒿分为带叶子的毛藜蒿和已经只剩下根茎的精品藜蒿,按照品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有的6元到8元一斤,有的更贵一些,价格为10元到12元一斤,不时有市民选购。

汉口中一路的小满生鲜市场里,导购员介绍,当前最受欢迎的蔬菜就是红菜薹和藜蒿,“这两种菜都是武汉本地的时令菜、明星菜,也是最甜最嫩的菜,基本上都不愁卖。”

随后,记者又来到汉阳区郭茨口的集贸市场探访了解到,主营各类时令蔬菜的摊主杨师傅介绍,今年的藜蒿味道比去年好,口感纯正清甜,销量还不错,从去年11月开始就已经能够每天卖出200斤左右,而且货源充足。正在摊位上买藜蒿的市民金先生告诉记者,已经吃了一个多月的藜蒿,口感一直特别嫩,“现在的藜蒿要看相有看相,要味道有味道,几乎每天都要买一把来吃。”

重点生产基地每天采收4000斤

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侏儒街道薛山村的逐梦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本地种植藜蒿的重点产地之一,热销全国。

1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逐梦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只见450多亩的蔬菜大棚里,全部都是绿油油的“蔡甸藜蒿”。现场的生产负责人梁中桥介绍,今年合作社里的藜蒿收成还算不错。早在去年9月初就有第一茬藜蒿上市,目前已经进入了一年当中出产量最大、口感也最好的时期:“我们执行的是循环种植的模式:割蒿子、割种苗、扦插、收获。一茬接着一茬,上市期最长可以达到8—9个月。”

武汉逐梦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敏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由于去年8月至9月的初秋时节里气温比较高,加速了藜蒿的生长进度。随着秋冬季节里的昼夜温差加大,为藜蒿蓄积养分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得成熟出产的藜蒿纤维成分少、营养成分多,味道变得更甜。

“我们现在每天能采摘加工三千到四千斤藜蒿,时间越往春节走,基地里的藜蒿订单量越大,整个采摘、加工都会变得更加繁忙。”梁中桥介绍,按照当前的产量计算,合作社总共458亩的面积,一年能够生产藜蒿229万斤,供应给全国各地的“藜蒿爱好者。”

小小藜蒿帮助当地农民创收

探访中,记者发现,逐梦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内随处可见云物联控制柜,用于传输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王敏介绍,合作社还装载了物联网系统,可用手机监测土壤墒情和湿度温度,控制遮阳棚与卷膜器;同时开设了食用冰制冰室,确保冷链保鲜和食用安全。

记者注意到,在水肥一体、自动控温达15℃的适宜环境下,合作社里各个大棚按生产排期依次成熟,50天左右就能收割一茬。“我们常年种植藜蒿与西甜瓜,每亩产量500斤左右,年产值达1100万元,带动9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王敏略显骄傲地说。

原来,藜蒿在收割以后,就被进入加工车间进行去叶、除杂、打包。车间里,记者看到近二十位工人麻利作业,当天采收、当天处理完毕。

在加工车间工人、在此务工的附近村民何正霞说,进入藜蒿出产旺季以后,他们每人每天可以整理一百三四十斤,一个月能赚三千多块钱,马上过年了可以买来给家里寄年货。

记者注意到,因为正在运行的温控大棚实施了智慧化的管理,现场除了忙着采摘新鲜藜蒿的工人以外,还有来自当地供电部门的鄂电红马甲正在对大棚里控制智能农机设备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细致检查。

记者了解到,作为独具武汉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蔡甸藜蒿在春节前后还将远销到深圳、上海和安徽等众多省市。这些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外地的蔡甸藜蒿,则是通过全冷链来实现的。

从大棚到冷库全链条智能生产

合作社里用来储存新鲜藜蒿的小冷库是冷链供应的重要环节。梁中桥介绍,春节前的订单比较多,供货量很大,我们也是提前把藜蒿采摘、加工好,然后放进小冷库里保鲜储存。

进入合作社的加工区域,梁中桥打开冷库大门,将当天需要发货的一箱箱藜蒿去除冰块、摆上运货小车,在供电人员的帮助下拖出了冷库——在此之前,鄂电红马甲们也对冷库里的制冷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确保其在相对高负荷下的正常运行。

原来,为了满足春节市场需求,合作社有计划地进行循环保鲜存放,“小冰库”随即派上了用场,保证年货供应。整个生产过程中,“物联网”监测等智能化农业生产设备,以及近10台水肥一体机、变频供水泵、制冰机等,进入高负荷状态。于是,当地供电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排查安全隐患。

蔡甸藜蒿总产值已达5.6亿元

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侏儒供电所副主任肖铁告诉记者,在当前的冬季低温条件下,藜蒿遇冷就容易产生大面积冻死,这就对电力能源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对这类种养殖业合作社,我们不仅常态化地开展上门用电体检,还对合作社的供电线路进行高频次的巡视运维,同时优化线上业务平台流程,为农业生产运营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梁中桥也介绍,长期以来,只要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用电难题,电力部门都是随叫随到,保障合作社的春节年货生产。

据了解,武汉市场上的藜蒿九成来自蔡甸,产地集中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蔡甸藜蒿”经过4代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市场供应期可达8—9个月,增产近三倍。目前,蔡甸区藜蒿设施种植面积达4万亩,2024年总产量达16200万公斤,总产值达5.6亿余元,亩均效益达到1万元,成为当仁不让的江城农业臻品。

3 阅读:223

评论列表

江为止

江为止

2025-01-12 23:56

吃吧,我旁边村的,都是等你们不吃的时候,我才吃

最美的徒劳无功

最美的徒劳无功

2025-01-13 18:17

正月藜,二月蒿,三四五月当柴烧。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