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播
“时间灵活,收入也不错,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让我不但就近找到了工作,还能照顾家。”每当说起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七台河市旭日社区居民柳金玲言语中都充满感激。
和柳金玲有着同样求职感受的人在我省还有很多。为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2024年,省人社厅着力实施建设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提升基层就业服务便捷化、精准化、多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提质增效,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目前,全省已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0个,受理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就业公共服务32.6万人次,帮扶实现就业2.8万人,真正实现了困难群体“就近办、马上办”的需求。省人社厅持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聚焦就业困难人员急难愁盼问题,建强就业服务体系,为龙江百姓牢牢筑起了就业港湾。
优化就业服务站布局让百姓就近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困难群体就业更是格外受到关注。2024年7月,“新时代幸福龙江建设20件民生实事(2024年)”正式出炉,“全省建成3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位列其中。
据省人社厅公共就业服务处处长于宏伟介绍,全省各地合理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聚焦人员集中居住区、人流密集区、产业集聚区,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以充分就业社区为依托,结合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高质量推进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创新打造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服务标准,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全面、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我每天都忙于照看孩子和家庭,没有大块时间出去工作,即便想出来工作也不敢离家太远。”居住在肇州县建设社区的王玲玲在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站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一份小时工的工作。
“通过在全省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各级人社部门摸清了百姓就业需求,筹集了就业岗位,完善了就业匹配,使就业服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于宏伟说。
创新就业服务模式让百姓安心就业
据了解,省人社厅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窗口”作用,依托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充分就业社区,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极大地提升基层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为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作用,全省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清单,逐一明确各项业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办件类型、办理时限、办理条件、受理材料、办理途径、查询途径、投诉渠道等事项,让居民办事走得近、找得准、办得快。
大庆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武玉军说:“大庆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创新举措,在全市290家银行网点的社会保障卡业务经办窗口和自助设备、医药连锁企业380家零售门店服务台上张贴摆放‘大庆市公共就业服务二维码’,拓宽了就业服务渠道。”
此外,大庆市让胡路区憩园社区创新运用“技能培训+现场指导+洽谈对接”的方式,邀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就业服务站内开设整理收纳、母婴护理、保健按摩、养老护理等课程,举办“就业进社区、服务零距离”专场招聘会,由职业指导师现场帮助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与企业沟通协调、辅助洽谈,促进达成就业。
大庆市憩园社区居民卢艳华在就业服务站参加母婴护理培训取得《母婴护理高级技师资格证》,并通过就业服务站安排的面试,成功找到了阳光嘉城的月嫂工作。“多亏了就业服务站,既帮我学手艺,又帮我找工作。”卢艳华由衷地感慨道。
优化就业服务内容让百姓暖心就业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依托社区平台、优化零工驿站等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建设了集用工信息发布、求职诉求登记、就业政策咨询、用工对接洽谈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就业服务站,倾力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舒适、便捷的劳务对接环境,将服务直达基层,着力解决零工人员就业信息闭塞的难题。”于宏伟介绍。
在黑河市,泥瓦匠、水电工、架子工等零工人员以前都是蹲在路边街角揽活儿。黑河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成后,黑河市人社部门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成集“岗位供求、快速对接、职业培训、困难帮扶、劳动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链条”就业服务平台,零工人员有了“新家”,再也不用“站马路”等活了。
黑河市人社部门还通过为就业服务站点配备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等便民设施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单、招聘信息等就业服务材料,为零工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零工就业人员感慨地说:“走进服务站,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终于有地方可以暖和暖和、喝点热水,冬天再也不挨冻啦!”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扩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辐射范围,做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各项工作。一是全面摸清辖区内劳动者就业失业情况、困难群体就业服务需求,为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困难人员,建立就业援助档案,开展职业指导,精准实施就业服务。二是走访社区周边用工企业,筹集一批可兼顾家庭、劳动强度低的非全日制就业岗位,满足困难人员灵活就业需求;开发社区公共服务岗位资源,筹集一批养老护理、托幼助残、保安保洁等社区公益性岗位,满足困难人员兜底就业需求。三是大力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培训、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对培训后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推介服务,提高就业上岗率,推动培训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