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中国记者节
古代虽没有“记者”
但却有个类似的职业——采诗官
他们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
《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便由此而来
今天,带你认识汉 诗经铭文镜

这枚铜镜上
刻有美人夸夸稿“鼻祖”
铜镜常有
但自带“夸人”功能的铜镜可不常有
这枚铜镜外沿一圈儿
就刻着《诗经》经典篇目《卫风·硕人》
《卫风·硕人》可谓美人文学的“鼻祖”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它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前753年的某一吉日
卫国正在举行盛大的国君婚礼
新娘是春秋时代最美的女子
齐国的长公主——庄姜
前来观礼的卫国人被惊艳了
随即创作一首民谣
并被巡游各地的采诗官选中
《卫风·硕人》便由此诞生

△《诗集传》中的《卫风·硕人》
《卫风·硕人》用极大篇幅
夸赞庄姜的美貌
开启了后世咏叹美人诗歌的先河
《陌上桑》《洛神赋》等名篇中
都能寻觅到“硕人”的芳踪
清代姚际恒评论此篇:
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这面铜镜上刻的就是
《卫风·硕人》的节选
或许铜镜主人揽镜自照时
也曾轻轻吟唱这首美妙的诗歌
幻想着那位绝世佳人
发出“铜镜铜镜,谁最美”的感叹~
沙海遗珠!
铭文再现失传已久的“鲁诗”
作为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这面铜镜文物价值极高
因为铜镜不光刻有诗经
还是“绝版”的诗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诗经”学也分为
官方《鲁诗》《齐诗》《韩诗》
和学界《毛诗》四个流派

△《诗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集传》是南宋朱熹为《诗经》所作注释疏解之作。
由于种种原因
《鲁诗》《齐诗》《韩诗》都已失传
不免成为文献学中的千古遗憾
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
一位无名的铸镜匠人
却把《鲁诗》版的经典诗歌
永远定格在这面铜镜之上

△铜镜镜铭摹写
也许是出于对诗歌的喜爱
也许由于客户的私人定制需求
但就是因为这位匠人的无心插柳
我们得以窥见2000多年前
《鲁诗》版本中《卫风·硕人》原貌
不只有《诗经》
镜背纹饰描绘出汉人眼中的仙界
在这面直径仅14.8厘米的铜镜背面
除了环绕镜沿一周的铭文
还有着东汉时期最典型的纹饰:
重列式高浮雕神人神兽

诗经铭文镜背面主纹
共有神仙、羽人、青龙、白虎等
十九位神人神兽
值得一提的是
位于镜钮下方的纹饰
是神化了的“孔子问道于老子”像

△第四段主纹:孔子问道于老子
孔子和老子见面的画面
和众神仙形象一起铸刻于铜镜之上
或许表明在当时的人们心中
他们已经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了~

△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问道老子像
从创作到被“采诗官”选中
又被编入《诗经》刻入镜背
“鲁诗版”的《卫风·硕人》
经历漫长的岁月来到我们面前
为人们讲述着那段美好的往事
也让我们看见
诗经之美、匠人之心、先民之愿

号外号外~
我们的实体日历出版啦!
由《文博日历》团队倾情打造
汇聚112家博物馆、365日文物故事
每天带你认识一件文物
继续做你的“文化搭子”
带上它,开启你的2025文博之旅吧↓

△点击图片购买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林琳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戴广宇 特别鸣谢丨武汉博物馆 总台湖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