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暨成果发布会”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举行。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此次发现的神墩头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春秋早中期与铸铜有关的面积最大的聚落遗址,是近年长江下游地区商周时期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对探讨宁镇皖南地区早期青铜冶铸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皖南地区有丰富的铜矿蕴藏。在安徽省芜湖市、铜陵市境内,考古工作者发现过大量采冶遗址,其中的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师姑墩遗址等被列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师范大学在繁昌区五华村村民委员会旧址及皖南土墩墓展示馆设立繁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并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芜湖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对当地神墩头遗址展开为期5个月的本科考古专业实习发掘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神墩头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徐良介绍,神墩头遗址地处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郭仁村,发现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整个遗址平面略呈“凹”字形,占地面积至少8万平方米以上,遗址西北有一高出四周约2米的台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1.6—2.5米,为遗址的核心区域。此次考古发掘的工作主要就在墩台南侧区域展开,发掘面积为805平方米。
发掘工作从2024年8月开始,为时五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共计遗迹105处,遗迹现象丰富,以土墙、红烧土遗迹、熔炉、窑址、房址和水井等最为重要,墩台外围还发现有大型壕沟。
徐良介绍,此次发现的土墙遗迹围绕墩台边缘,已揭露东、西、南三面,总长75.5米。在南墙东段发现的缺口推测为门址,门内发现道路遗迹;在墙内,考古工作者发现4处熔炉遗迹,炉内及周围发现有炭屑、陶范等与铸铜活动有关的遗迹遗物;发现的房址有较多的柱洞,推测为干栏式建筑;水井上部呈圆形,下部呈方形,井底铺置木板,井壁残留有木质井框;发现的窑址平面呈不规则形,推测为烘范窑。
在神墩头遗址的考古中,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各种文物603件,包括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和玉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如陶范、鼓风管、铅块、铅渣和铜渣等。从出土的陶范及铜器的类型看,该作坊区主要生产刀、斧、锥等青铜工具,及剑、箭镞等青铜兵器。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一枚青铜箭镞,与同时发现的铸造模具——带浇铸口的箭镞陶范完全可以合上。
徐良告诉记者,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2024年度发掘的神墩头遗址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周中晚期的聚落,遗存数量与类型相对较少,有大量呈南北向密集排布的柱洞,推测与干栏式建筑有关。发现的器物主要为生活用具;第二期是神墩头遗址的鼎盛时期,时代在春秋早中期。这一时期,先民们在墩台边缘开始修筑土墙、壕沟防护,墙内发现不少与铸铜相关的器物,如陶范、鼓风管、石锤、石砧、磨棒,以及熔铜渣、铅渣、铅块、铜块、铜刀、铜箭镞、铜斧、铜剑、铜鼎足等,证明遗址核心区域是一处外有土墙、环壕的铸铜作坊区;第三期是神墩头遗址的衰落期,年代大致在春秋晚期,遗存数量与类型减少,尤其是与铸铜活动相关的遗迹、遗物基本消失。
“2024年对神墩头遗址的第一次考古发掘,虽面积不大,但取得丰硕成果。”论证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神墩头遗址是目前所知长江下游地区同一时期与铸铜有关的面积最大的聚落遗址,面积至少在8万平方米以上。第二期核心区域的墩台外围修筑有土墙和壕沟,土墙内发现大量与铸铜活动相关的遗迹遗物,证明该区域是一处等级较高的铸铜作坊区,主要生产刀、斧、锥等青铜工具,及剑、箭镞等青铜兵器,可以初步推测属于当时的“官工业”体系。
矿采、冶炼、铸造是古代冶铸工业的三大重要环节。宁镇皖地区商周时期的矿冶遗址虽已发现100余处,但经过大面积发掘者不多,繁昌神墩头遗址是继铜陵师姑墩遗址、镇江孙家村遗址之后同类遗址的又一次重要发现,为吴国“官工业”矿→冶→铸完整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春秋早中期,今繁昌地区属于吴国的管辖范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介绍,神墩头遗址北面有一条小河,通到当地的主要河流漳河,漳河又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因此,神墩头遗址冶铸的各种青铜工具、兵器很可能通过长江水系,外运到其他区域,并且在吴越争霸这样的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所使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