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戎钰
通讯员陈丽新许静思
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于近日启动,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襄阳东津前岗墓地年度新发现进入本次评选初评。
前岗墓地隶属于襄阳市东津镇前岗村,于2023年底襄荆高铁工程方施工时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4年对前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该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周青介绍,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出土铜、陶、瓷、玉等质地遗物20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可将其分为春秋晚期和战国晚期至汉代两段。
其中,M3共出土青铜器80余件(套),随葬铜礼器组合形式为鼎、簠、尊缶、浴缶、盘、匜。根据墓室规模及随葬5鼎一套的列鼎推测墓主身份为大夫级中等贵族;大量成套车马器、兵器暗示墓主极可能为一位武官。
周青表示,M3是湖北省近年发现的一座保存完好、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楚系墓葬,极大地补充了区域内春秋晚期楚系贵族墓葬资料的不足,完善丰富了春秋时期楚系青铜器的年代序列。墓中出土了完整的青铜礼器群,为进一步认识东周阶段楚国礼制的形成、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墓中出土的容器、兵器、车马器等器类,为从考古学文化及科技考古双重视角探讨楚系青铜工业生产及流通体系创造了条件。
据介绍,墓中出土的两件戈上的错金鸟篆文具有浓厚的许、蔡风格,其中一件铭文“许之造戈”显示其族属与产地;墓中一件礼器铜方豆少见于本区楚系墓葬,而与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铸镶红铜方豆形制纹饰极其相似,这些具有浓厚的淮域文化风格的器物为探索东周时期汉水流域与淮泗流域文化交流融合、楚文化形成乃至中华文明统一进程提供新思路与启发。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