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朱秀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浙江中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所撰写文书入选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五次获全国法院行政审判业务成果一等奖,一次获全国法院学术论文二等奖,一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首批入库案例,连续3年入选浙江法院“十大最佳案例分析”,在《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案例选》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写好裁判文书,要像竹子一样努力扎根、向阳生长。竹子在生长周期前4年,生长非常缓慢,但到了第5年,便以每天超过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大概6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与裁判文书写作有许多共通之处。
>>>规范,“适当的慢才能快”
由于生长初期在扎根,竹子向上生长非常缓慢,裁判文书写作前期也需漫长的学习积淀。
起步要慢。刚开始撰写裁判文书,不仅需要了解裁判文书规范样式,还要学习不同的裁判文书风格,更要考究为什么这样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起步多花些时间,适当有意识地走“弯路”,利于为今后成长夯实根基。
养好习惯要慢。培养良好的办案习惯,可以从源头减少误差。比如在每次写审理报告之前,核查合议庭成员通知书送达情况,尤其要查看送达给当事人的文书,防止出现未送达合议庭成员通知书即结案或者合议庭成员弄混等情况。
处理重要细节要慢。对于“本院认为”部分法条、关键事实等重要内容,需逐一核对,不能想当然地复制、摘抄。
>>>警觉,“始终绷紧一根弦”
竹子的茎干笔直向上,裁判文书写作也需立场坚定、迎难而上。
不犯“大错”。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角度看待裁判文书,确保不出现方向型错误。比如对于当事人诉辩内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与其通过OCR识别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核对,不如自己总结,提高提炼归纳能力。
不犯“特错”。每个人的易错点各不相同,对于自己特有的易错点,可以定制易错清单。有时自己难以检查出的错误,校对、阅核时发现的问题等,都是宝贵的自省资源,可以记下来复盘。
不犯“小错”。可以尝试隔日校对法,当天写完的文书可以先放一放,第二天再看看更容易发现问题。
>>>积累,“功夫在裁判之外”
竹子后期的生长非常迅速,因为它先用了4年时间生长根系,在地下将根延伸了数百平方米,裁判文书写作也是如此,厚积才能薄发。
关注时事,与时代同频共振。比如人脸识别第一案,判决背后蕴含着对数字时代发展等重要问题的判断,而非拘泥于简单的法律适用,要学会从案情出发,思考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和发展脉络。
关注学术前沿,专业上“精耕细作”。可以尝试每年结合工作需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研究专题,比如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在起草行政协议案件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可以选取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撰写论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注优秀作品,行动上狠下功夫。无论是写裁判文书,还是调研报告、案例或者论文,都像游泳一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可能真正习得写作方法。
写好裁判文书确实很难,只要我们像竹子一样努力扎根,向阳生长,梦虽遥,追则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