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黄桂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培养对象。担任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委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委会委员。专业特长包括恶性肿瘤精准治疗、复发难治性恶性肿瘤综合诊疗和肿瘤生物治疗基础及临床应用。
随着体检中胸部CT筛查的普及,肺部结节的发现越来越频繁,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是恶性的,那么如何判定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就成了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其实,许多结节是良性的,尤其是在定期监测中,部分结节可能会随着时间自然消失。因此,发现结节后,医生通常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状、特征及患者的病史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监测,以确定最佳的管理方案。那么,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的分类是怎样的?如何处理不同情况的肺结节?本期名家访谈栏目就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黄桂春来给大家谈一谈。
什么是肺部结节
黄桂春介绍,肺部结节的定义一般是从影像学角度考虑的,常规筛查为胸部低剂量CT。肺部结节是临床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而大于3cm的常称为肺部肿块。
目前建议伴有一些危险因素的健康人需要定期进行CT筛查肺部结节,这些因素包括:(1)年龄≥40岁;(2)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戒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