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陈江
健康证作为守护公共健康的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日央视记者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某些地区,只需交纳90元的体检费,便能轻松获得健康证。不需要去医院、不需要做任何检查……无论是替检、漏检还是不检,最后都能畅通无阻,拿到合格的健康证。
健康证,全称“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法规,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餐饮行业、饮用水行业、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特定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这一规定看似简单,实则承载着沉甸甸的公共卫生责任。因为这些行业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业人员一旦存在健康问题,很可能引发群体性健康事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只是,现实与初衷背道而驰。90元就能买到的健康证,意味着这一防线形同虚设。替检、漏检、不检,这些本应被严格禁止的行为,在金钱的驱使下变得如同儿戏。一些不法分子买通相关机构人员、伪造体检结果,为不符合健康要求从业者提供“通行证”,从中牟取暴利,形成一条稳固的利益链条。如此一来,健康证变成了某些人心中的“摇钱树”,实际效力大打折扣。这样的健康证,不仅不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反而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温床。
造成此等乱象的根源何在?一方面,是监管的缺失和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相关部门对健康证办理的监管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给了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可乘之机,在健康证办理过程中浑水摸鱼。另一方面,折射出公众健康意识的淡薄。在一些人看来,健康证不过是一张无关痛痒的纸片,办不办、怎么办都无所谓。这种错误认识助长了乱象的滋生,也使得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乱象,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予以整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健康证发放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份健康证的发放都经过严格、规范的体检程序。一旦发现替检、伪造体检结果等行为,应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要有效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健康证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规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既然选择了需要健康证的行业,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就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健康证虽小,却关乎公共卫生安全大局。不能让这张小小的纸片沦为生意,更不能让它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漏洞。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抵制乱象、才能让健康证真正成为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放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