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换新颜,文明实践绽新篇。近年来,敦煌市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一项项生动活泼、触手可及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市城乡落地生根,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在敦煌遍地开花结果。
敦煌有礼,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把折好的彩纸沿着画上去的线慢慢剪下去,把刚刚标记的地方剪掉,最后把纸打开,一个飞天仙女就剪好了……”这是敦煌剪纸非遗传承人庄生娟手把手的在给周围的群众展示剪纸方法。只见她手拿起剪刀,另一只手动作灵巧似飞燕翩跹,剪刀划过纸张,纸花片片飘落,敦煌壁画上的人物在她手下栩栩如生。大家围着她和旁边的彩塑艺人,观看他们妙手生花般剪出漂亮的飞天,制作出生动的泥板画,大家跃跃欲试,都想亲自体验剪纸和泥板画带来的乐趣。
这是敦煌市举办的“敦煌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中的一幕。2024年以来,敦煌市分别以“礼润敦煌”“礼悦敦煌”“礼育敦煌”“礼行敦煌”“礼尚敦煌”“礼暖敦煌”“礼敬敦煌”“礼惠敦煌”为主题,在全市开展系列活动。据统计,全市共计5万余人参与了此次“敦煌有礼”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共出动志愿者500余人次,服务群众2000余次。
优秀项目,汇聚文明实践力量
“敲门嫂”·邻里亲文明实践项目按照“一敲二问三看四查五叮嘱”,一是敲门,看行动是否方便;二问最近身体状况,有么有什么困难;三看米、面、油等食物够不够,药品有没有;四查住房、生产安全隐患;五叮嘱锁好门窗、出行注意安全等模式开展“敲门行动”。目前已累计开展敲门服务512次,服务老人3566人次……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打造“万人星空演唱会”火爆全网,大力开展“益捡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这一活动已成为敦煌文明实践活动的一张名片火爆全国,不但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提升了游客的环保意识,也让文明旅游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情而细致的讲解,是志愿者们正在为市民群众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优秀案例的内容、成效及特色亮点,引起了不少群众的围观与驻足。
2024年10月,敦煌市对近年来培育的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影响力的19个优秀品牌项目进行了展示,包含理论宣讲、文化传承、移风易俗、主流价值等领域,案例采用图片、文字、讲解等方式,让公众清晰地了解到文明实践活动为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
近年来,敦煌市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坚持以“人类敦煌·拥抱文明”文明实践形象品牌为牵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挖掘培育了“理响敦煌·以理育人”“简爱不减爱”“敲门嫂·邻里亲”“鹿小跳·帮帮团”等一批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特色品牌项目,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培育打造了一大批群众愿参与、乐参与、爱参与的文明实践项目品牌。
主题宣传,传递文明理念
“学堂里面内容很丰富,有授课区、有交流区、有阅读区,设施配备也很齐全,坐在哪个区域都能清晰地听到老师讲课。而且在这个里面听课,感觉不一样,学习效果很好,老师们尽职尽责倾囊相授,每次都是干货……”不少学员在宣讲后不吝赞赏。
前不久,敦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第二期“敦煌女子讲堂”活动。邀请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宋淑霞作题为《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专题讲座,以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讲述,带领大家穿梭于敦煌的壁画之间、洞窟之内,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艺术的洗礼,让参会人员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近年来,敦煌市盘活各类阵地资源,开展了数百场内容接地气,形式多花样的理论宣讲活动,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明向善的指引力。
活动纷呈,丰富群众生活
每逢周末,敦煌市沙州镇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变得格外热闹,小朋友在读故事书、妇女们在彩排表演节目、老人们围坐一起聊天下象棋。“我们社区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场地宽敞,里面各类娱乐设施齐全,小区里经常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建在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庙社区张玉玲说。
看一场演出,参加一次比赛,动手包一次饺子,接二连三的文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市民群众,不仅让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更是满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让居民群众真正成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主人。
积分兑换,激发群众崇德向善
“这个‘积分’确实好,我们打扫卫生、参加公益活动都有积分。”近日,敦煌市莫高镇开展“积分超市”兑换活动时老张说。
活动现场,志愿者按照群众所得积分和需求为大家进行积分兑换,分别兑换有醋、纸杯、洗衣液、菜籽油等生活用品。积分超市的积分管理以家庭为单位,所有村民均可参加积分兑换活动。兑换物品的图景,仅是文明新风积分活动的一个小缩影。
文明新风积分活动实施以来,敦煌市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宣传,以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文明行为,共同描绘出和谐、团结、奉献、友爱的乡风文明新画卷,真正实现了“小积分”激发“大能量”。
文明实践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敦煌市将持续把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群众身边,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双向奔赴”,助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唐囡囡)